对地观测系统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目的

全球对地观测系统的目的是通过更深刻地了解地球的各种情况、现象及其相互作用,认识地球系统,并了解地球系统变化的规律。全球对地观测系统各种平台相互配合使用,能够实现对全球陆地、大气、海洋等多个角落的立体观测和动态监测。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推动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综合协调的对地观测系统,整合地球观测技术与科技信息,共同提高对地观测的能力和效率,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组成

该计划由三大部分组成:
1、 EOS科学研究计划:主要是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以图解释地球系统中发生的一些现象的原因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建立地球系统模型。
2、EOS航天观测系统:EOS航天观测系统主要由大型极轨平台EOS-a, EOS-b组成,分别约于1998年,2000年用大力神IV发射到极地轨道上。另外还有欧空局有一个平台,日本的一个平台和载人太空站。由于各个平台是按5年寿命设计的,为了完成15年的连续观测计划,美国的平台由三组6座平台组成。中途采用任务舱的置换等技术来完成。这类平台都是搭载多种遥感器的组合平台。突出的遥感器为高光谱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合成孔径雷达、高空间分辨率微波辐射计等等。一般一个组合平台搭载20多种遥感器。各遥感器之间尚有互为修正,不同的观测周期互补等特点。
3、数据信息系统:EOS的数据信息系统EOSDIS(EOS Data and Information System)与一般的概念上有如下区别:(1)极轨平台的运营管制;(2)EOS数据的处理和深加工;(3)EOS有关搭载设备的运营管制;(4)数据的保存、分配;(5)信息管理;(6)网络;(7)数据的长期保存;(8)数据算法的交换。

中国加入

2004年,中国加入了全球对地观测系统。全球对地观测系统包括地面遥感车、飞机、火箭、人造卫星、航天飞机等多个观测地球的平台,各种平台相互配合使用,能够实现对全球陆地、大气、海洋的多个角落的立体观测和动态监测。中国将在2020年前发射100多颗卫星,服务于国土资源、测绘、水利、森林、农业和城市建设等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它们不仅将形成中国自己的对地观测网,还将和其他国家的对地观测平台一起,组成全球对地观测系统。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