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亚生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中国展示设计专家

人物成就

吴亚生,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现为国家商务部会展经济研究设计搭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上海创意工作者协会会员、理事,上海科学与艺术学会会员、理事,上海会展行业协会咨询专家, 上海会展艺术与技术创新中心项目负责人,美国劳伦斯大学建筑设计学院特聘教授。

个人简历

1962年生于开封,先后就读于开封第五中学,河南大学美术系。
1987年入海南大学艺术学院任教,历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艺术设计系副主任;
2003年任教于上海商学院商业设计学院环境景观设计系;
2004年任教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会展与空间设计系,历任系副主任、主任、科研副院长、副教授。
2006年荣任商务部会展经济研究会设计搭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2006年被上海市科协聘任为“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艺术总监。

奖项荣誉

  1. 全球华人澳门特别行政区区徽区旗征集设计中获奖者
  2. 2004年获《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环境设计铜奖
  3. 2005年获中国会展业教育奖
  4. ICOMOS第十五次理事会作品中标
  5. 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个人作品

《展示设计》、《展示设计速查手册》、《空间设计创意指南》

展馆作品:

上海世博会城市人馆:
展馆主题:人的全面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吉祥物:城市人馆以“海宝之家”作为视觉形象
展馆面积:1.4万平方米
展馆简介:城市人馆位于B片区主题馆内,以人的需求与发展为主线,讲述城市中“人的故事”。通过对世界五大洲六个城市中六个不同家庭的跟踪拍摄,将他们的故事嵌入“家庭”、“工作”、“交往”、“学习”和“健康”五个展区,运用实物、布景与多媒体特效相结合的手法,营造出11个不同城市的景观,让观者可以身临其境地了解城市人的不同需求,体验“人们留在城市,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学术论文

  1. 《从会展品牌塑造到高校会展设计搭建专业教学》 2005.12 《第一会展》
  2. 《艺术设计职业教育市场化办学初探》 2005.5 《教育与职业》
  3. 《展示设计速查手册》 2005.5 《2005年亚洲艺术科学学会论文集》
  4. 《设计终极 “PK”——爱知世博会设计理念激情回眸》
  5. 《城市发展与张扬城市文化个性——从完善海口得胜沙步行街建设说起》
  6. 《人造景观审美价值的再认识》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员

个人简历

1984年获南京大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硕士学位,2002年在职获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学位。硕士导师是范嘉松研究员;博士导师是金玉玕院士。2002年11月-2003年6月受国家教委资助在Texas A & M 大学地质系做高级访问研究,在国际著名碳氧同位素地质专家Grossman教授那里做碳酸盐岩和腕足动物化石的碳氧同位素研究。从1994年起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1998年以前主要从事生物礁和碳酸盐岩沉积的古生物学、古生态学和沉积学研究。主要从事古代全球环境变化与生物演化研究。研究经历包括二叠纪生物地层学、钙质海绵古生物学和古生态学、二叠纪-三叠纪生物礁的古生物学和沉积学、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新生代前全球海平面变化幅度的定量研究、PTB地层的牙形刺化石的系统古生物学研究、腕足动物化石和碳酸盐岩全岩样品的碳氧同位素研究、生物礁相区PTB地层的生物与环境演化研究等。
主持过6项、参加过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石油系统项目的研究。以第一作者在核心刊物发表地质学方面的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英文版学术专著2部。曾获中国地质学会优秀论文奖。参加的项目获中国科学院科学进步二等奖。

主要研究成果

(1)确定了二叠纪末生物礁生态系集群灭绝发生的模式是二步式的(Wu et al., 2007)。第一步是所有狭适性生物的灭绝,发生在二叠纪末期的Clarkina yini带;第二步是广适性生物的灭绝,发生在三叠纪最初的Hindeodus parvus带。
(2)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全球海平面变化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国外学者(Wignall and Hallam, 1992, 1997) 提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全球海平面只有上升,没有下降;是海平面上升造成海洋缺氧, 缺氧导致二叠纪末的生物大绝灭。
但是,本人在2001-2003年对贵州紫云生物礁顶部的2个P-T界线地层剖面的研究中,发现了海平面下降的证据(Wu & Fan, 2003);2005年,在江西修水的P-T界线地层中也发现了海平面下降的证据(吴亚生等,2006, 岩石学报,12期);2006年,在重庆老龙洞的P-T界线地层中再次发现海平面下降的证据(吴亚生等,2006,岩石学报,9期)。海平面下降证据在不同地区的P-T界线地层中的发现,证明外国学者抱持的P-T之交只有海平面上升的认识是不正确的。
(3)在贵州紫云的P-T界线地层中首次发现了一种适应缺氧环境的微生物化石(吴亚生等,2007,中国科学,中英文版)。
(4)在物种水平上研究了造礁生物房室海绵在二叠纪-三叠纪的演化,发现房室海绵在二叠纪末全部绝灭了,是一项填补空白的成果(吴亚生等,2002, 古生物学报)。
(5)提出了根据生物礁定量计算新生代前全球海平面变化幅度的方法。
定量计算新生代前的全球海平面变化幅度一直是地质学的难题。本人提出的根据生物礁结构相以及某些特殊的成岩相定量计算古代全球海平面变化幅度的方法(Wu & Fan, 2002;Wu & Fan, 2003)初步解决了这一难题。
(6)发现牙形刺生物群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有一个滞后的集群绝灭事件,否定了前人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牙形刺没有集群绝灭的看法(Wu,2005)。该成果已经得到引用(Yin et al., 2007,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55: 1-20)
(7)全面修订了浙江煤山P-T界线金钉子剖面的牙形刺化石鉴定错误数十处(Wu, 2005,英文专著)。
(8)系统研究了广西隆林二叠纪生物礁的造礁生物和群落古生态,描述新属 68个新种44个(Wu, 1991)。有关成果已经被国外学者广泛引用。
(9)提出了生物礁结构相群落相和成岩相的研究方法(吴亚生,1992;Wu, 1992, 1993)。

代表性论著

SCI刊物和国际刊物论文:
Wu Ya Sheng, Jiang Hong Xia, Yang Wan, Fan Jia Song, 2007, Microbialite of anoxic condition from Permian-Triassic transition in Guizhou, China.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50(7):1040-1051.
Wu Ya Sheng, Fan Jia Song, Jiang Hong Xia, Yang Wan, 2007, Extinction pattern of reef ecosystems in latest Permia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2(4): 512-520.
吴亚生,姜红霞,廖太平,2006,重庆老龙洞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的海平面下降事件。岩石学报,22(9): 2405-2412.
吴亚生,Yang Wan,姜红霞,范嘉松,2006,江西修水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地层的海平面下降的岩石学证据。 岩石学报, 22(12) 3039-3046。
吴亚生,何顺利,卢涛,达世攀,李跃刚,戴永定,2006,长庆中部气田奥陶纪马家沟组储层成岩模式与孔隙系统。岩石学报,2006,22(8):2171-2181。
Wu Ya Sheng, 2005, Conodont evolution during Permian-Triassic transition in Mid-Low latitudes: a close-up view. Albertiana 33: 93-94.
Wu Ya Sheng, Fan Jiasong, 2003,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sea-level drop at the end-Permian: based on reefs. Acta Geologica Sinica, 77(1): 95-102.
Wu Ya Sheng, Fan JiaSong, 2002, Calculating eustatic amplitude of Middle Permian from reefs.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45(3): 221-232.
Wu Ya Sheng, 1992, Fabric-facies and fabric-rock-types of reefs.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 35/12: 1503-1511.

核心期刊论文

吴亚生,姜红霞,Yang Wan,范嘉松,2007,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缺氧环境的微生物和微生物岩。中国科学,D,(已经接受并进入目录预告)。
吴亚生, 范嘉松, 姜红霞, Yang Wan, 2007. 二叠纪末生物礁生态系绝灭的方式. 科学通报 , 52 (2): 207-214.
吴亚生,范嘉松,2004,对一些二叠纪-三叠纪房室海绵属种的分类厘定。古生物学报,43(4):602-608。
吴亚生,范嘉松,金玉玕,2003,晚二叠世末的生物礁出露及其意义。地质学报,77(3):289-296。
吴亚生,范嘉松,2002,二叠纪-三叠纪礁相房室海绵演化。古生物学报。41(2):163-177。
吴亚生,范嘉松,2001,根据生物礁定量计算茅口期全球海平面变化幅度。中国科学,D,31(3):233-242。
吴亚生,范嘉松,2000,钙质海绵之古生态。古生物学报,39(4): 544-547. 吴亚生, 1994, 生物礁的群落相. 岩石学报, 10/2:218-222.)
Wu Ya Sheng, 1993, Diagenetic facies of reefs. Scientia Geologica Sinica, 2(3): 349-355.
吴亚生, 1992, 生物礁的结构岩石类型和结构相。中国科学,B, 3: 304-310.

英文专著

Wu Ya Sheng, 2005, Conodonts, reef evolution and mass extinction across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90p.
Wu Ya Sheng, 1991, Organisms and communities of the Permian reef of Xiangbo, China.-calcisponges, hydrozoans, algae, microproblematica. 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 192p.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