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炬灯鱼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分类信息

中文名称: 发光炬灯鱼
英文名称: taillight lanternfish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灯笼鱼目
拉丁目名: Myctophiformes
中文科名: 灯笼鱼科
拉丁科名: Myctophidae
中文属名: 炬灯鱼属
拉丁属名: Lampadena
分布类别: 海水
发光炬灯鱼学名Lampadena luminosa)为辐鳍鱼纲灯笼鱼目灯笼鱼科炬灯鱼属的鱼类。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以及南海、东海等海域,属深海鱼类,栖息深度50-850米,体长可达20厘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0°57′30″S、89°03′30″W。

形态特征

背鳍15;臀鳍14~15;胸鳍16;腹鳍9,尾鳍7+19+7~8。侧线鳞38~39。鳃耙4+ 1+9。
体长为体高的4.8~5.5倍,为头长的3.4倍。头长为吻长6.7~6.9倍,为上颌长1.4倍,为眼径4.2~4.5倍,为眼间隔3.7~4.2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5~1.7倍。
体延长,侧扁。头中大。吻短而钝尖,背缘筛骨嵴稍突出。眼较大,前位。眼间隔宽平,大于眼径。口大稍斜,上颌骨后端伸达前鳃盖骨边缘。牙小,尖锐;上下颌牙多行;犁骨、腭骨、中翼骨及舌上均具牙带或牙丛;中翼骨内侧及后部牙扩大。前鳃盖骨后缘斜弧形,鳃盖后缘有1小尖突。鳃盖膜与峡部不连。鳃耙发达,上下枝鳃耙前方各有3~4个刺丛。翼耳棘小。
体被较大圆鳞,易脱落。侧线平直,约位于体中央。
背鳍起点前于腹鳍基。脂鳍在臀鳍基后端上方。臀鳍起点位于背鳍基底后方。胸鳍中等,后端伸越腹鳍基。腹鳍短,后端不达肛门。尾鳍叉形。尾鳍前副鳍条棘状。
全体暗色。各鳍也暗色。尾柄上下方发光腺银白色,周围有黑色素镶嵌。口腔和鳃腔均暗色。

习性

生活习性 \ 系海洋暖水性深海发光鱼类。夜间垂直移动到50150m的水层。分布于中国东海、南海;国外见于日本及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热带、亚热带海域。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