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棘刺尻鱼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分布

本鱼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包括东非、日本、台湾、罗得豪岛、土木土群岛等海域。

深度

水深10~50公尺。

特征

本鱼体椭圆形;背部与腹面轮廓约略相当。吻钝而小。眶前骨游离,下缘凸出,後方具棘;前鳃盖骨具锯齿,具一长强棘;间鳃盖骨短圆,具向後三棘。上下颌相等,齿细长。体呈蓝色,体侧有17~20条橘色横纹,呈现蓝色纹与橘色纹交替排列,而在体前部的橘色纹较模糊不清。各奇鳍成蓝色,而腹鳍和胸鳍略呈橘色。尾鳍圆形。体被稍大栉鳞,躯干前背部具副鳞。背鳍硬棘14枚,软条17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16~18枚;背鳍与臀鳍软条部後端尖形;腹鳍尖形,第一棘几达臀鳍;尾鳍圆形。体长可达12公分。

生态

本鱼常单独或三两成群在潮流缓慢和珊瑚礁出现,属杂食性,以藻类、珊瑚虫和附著生物为食。

经济利用

为观赏性鱼类,较少人食用。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