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刺光唇鱼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简介

编号:
5912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中文科名:
鲤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亚科:
鲃亚科
拉丁亚科:
Barbinae
中文属名:
光唇鱼属
拉丁属名:
Acrossocheilus
拉丁种名:
hemispinus
定名人:
(Nichols)
年代:
1925
中文名:
半刺光唇鱼
ogenus:
Barbus
原始文献:
Am. Mus. Novit., (185):2. 1925.
模式产地:
福建南平
俗名:
火烧鲮
国内分布:
广西的西江和福建的闽江
资料来源:
珠江鱼类志:180-181. 南中国鲤鱼及似鲤鱼类之研究:124. 中国鲤科鱼类志[下卷]:278. 广西淡水鱼类志:75.
俗名:石斑鱼
体侧扁,背部隆起。头锥形,头长小于体高。吻尖突。口下位。唇较厚,下唇侧瓣相接处有一小沟。下颌稍外露。须2对,颌须与眼径约相等。背鳍刺基部较粗,后缘具锯齿,末端柔软。鳃盖和尾基各有一黑斑。
半刺光唇鱼在水中的情景

半刺光唇鱼在水中的情景

习性

生活在山区溪流,喜栖息在底层多砾石的流水环境。常集群。以着生藻类为食。个体不大,常见体长100~200mm。2~3月产卵,卵巢有毒。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