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银粉背蕨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形态特征

植株高15-30厘米。根状茎短,斜升,先端鳞片披针形,中间亮黑褐色,边缘棕色。叶簇生,柄长10-25厘米,粗1-2毫米,栗色乌木色,有光泽,光滑或近基部有和根茎上相同的鳞片;叶片卵状五角形,先端尾状渐尖,长5-8厘米,宽3-5厘米,2-3回羽裂;羽片2-3对,以无翅叶轴远分开,基部一对羽片三回羽裂,其上羽片二回羽裂,顶端为羽状深裂,基部一对羽片最大,距第二对羽片1-2厘米,直角三角形,先端渐尖,基部与叶轴合生,有小羽片3-5对,基部下侧一片小羽片最大,披针形,先端渐尖,长1.5-2厘米,宽0.5厘米,二回羽裂,有3-4对三角形的裂片,向顶端逐渐缩短,末回裂片镰刀形,羽轴上侧均为一回羽裂,裂片较下侧为短,长仅0.5-1厘米,先端尾尖;第二对羽片基部与叶轴合生,心形或平截,从不下延,有三角形或镰刀形小羽片4-5对。叶干后为厚纸质或薄革质,上面光滑,褐色,下面具白色或乳黄色粉末;羽轴、小羽轴与叶柄同色,叶脉两面均不显,未回裂片边缘具圆齿。孢子囊群圆形,由多数孢子囊组成,成熟后彼此汇合成线形;囊群盖连续,狭,棕色,全缘,孢子三角状圆球形,周壁具较细的颗粒状纹饰。
本种与银粉背蕨十分近似,不同点在于本种叶片卵状五角形,长过于宽,向顶部为长渐尖,下部2-3对羽片以无翅叶轴远分开,第二对羽片基部浅心形,从不下延或略下延,可以区别。
“假银粉背蕨标本”图册图片来源:
“假银粉背蕨”图册图片来源:

产地分布

云南四川、青海、西藏,生林下岩石上,海拔2400-4050米。

相关类群

银粉背蕨A. argentea
  金爪粉背蕨A. cremea
  裸叶粉背蕨A. duclouxii
  丽江粉背蕨A. likiangensis
  长尾粉背蕨A. michelii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