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氟氯乙烷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21033
CAS号 75-68-3
中文名称 二氟氯乙烷
英文名称 chlorodifluoroethane;1,1-difluoro-1-chloroethane
别 名 R142;一氯二氟乙烷;1,1-二氟-1-氯乙烷

性状用途:

制冷剂,发泡剂、生产偏氟乙烯、温度控制器介质及航空推进剂的中间体,还用作化工原料。

物理性质:


  
CH 3CCLF 2
分子量

  
100.5
沸点(101.3kpa)
-9.8
冰点
-131
临界温度
136.45
饱和液体密度25℃
g/cm³
1.096
临界压力
Mpa
4.15
溶解度(水中,25℃)
%
0.14
液体比热25℃,
[KJ/(Kg·℃)]
1.3
破坏臭氧潜能值
(ODP)
0.043
全球变暖系数
GWP
0.36

质量指标:

等级
优级品
一级品
合格品
外观
无色、不浑浊
无色、不浑浊
无色、不浑浊
气味
无异臭
无异臭
无异臭
纯度(≥%)
99.8
-
-
水份(≤%)
0.0010
-
-
酸度≤%,以HCI计
0.00001
-
-
蒸发残留物(≤%)
0.01
-
-
包装规格: 一次性钢瓶13.6kg、、22.7kg;可回收钢瓶400kg/400L, 800kg/800L, 1000kg/1000L。
危险标记: 4(易燃气体)

对环境的影响: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大气臭氧层的污染。氟代烃在低层大气中比较稳定,而在上层大气中可被能量更强的紫外线分解。 该物质对大气臭氧层破坏力极强。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吸入高浓度本品,有可能引起心律不齐、昏迷甚至死亡。接触本品液体可致冻伤。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C50523520mg/m3,4小时(大鼠吸入);豚鼠吸入58%×8分钟,致死;豚鼠吸入16%×55分钟,肌肉颤动,痉挛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兔吸入14200ppm×6小时/日×30日,存活,心、肝、肾及神经系统有退行性变。
特殊毒性:Ames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TA1535TA100阳性。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氟化物气体。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氟化氢、氯化氢。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
5.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3000mg/m3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高浓度吸入。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