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带副绯鲤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分类信息

二带副绯鲤,体长椭圆形。稍侧扁。一般体长9~17厘米。体重40~100克、背鳍两个,第一背鳍有8棘,其中第一棘短小。上下颌,犁骨及颚骨均具绒毛状齿、下颌有两条长须,其后端达前腮盖骨后缘下方、体侧有2条平行的金黄色纵带,自眼后直达尾鳍基部,故名“双线”、两背鳍均有三条黄色纵带。尾鳍上下叶均无斜条纹。尾鳍深叉形、体被栉鳞,鳞薄极易脱落、吻端及眼前部无鳞、侧线完全,与背缘平行并延伸至尾鳍基部。体背部玫瑰红色、腹部浅黄色、胸鳍、腹鳍、臀鳍、尾鳍及触须均为黄色。
二带副绯鲤 二带副绯鲤

双带副绯鲤

双带副绯鲤 双带副绯鲤
二带副绯鲤,为羊鱼科副绯鲤属的鱼类,主要栖息1-80公尺深度的温暖向海礁坡礁区、泻湖等内外侧泥砂地。白天时独自或三五成群的游动在充满多毛类、甲壳类的砂泥地上,用敏锐的触须、探索躲藏在砂泥地的食物;夜晚来临时,则在平坦的砂泥地上静静的独眠。

种群分布

副绯鲤属的鱼类,俗名双带海绯鲤。分布于非洲东岸至太平洋中部诸岛、台湾岛以及西沙群岛等,属于热带和亚热带近岸底层鱼类。
二带副绯鲤 二带副绯鲤

形态特征

二带副绯鲤
二带副绯鲤 二带副绯鲤
体长椭圆形。头较大,短钝,顶部较隆起。体长为体高3.0~3.5倍。体侧具3条宽横带。第二背鳍最后鳍条正常,不特别延长。触须较粗短,后端达不到鳃盖后缘。
体延长而稍侧扁,呈长纺锤形。头稍大;口小;吻长而钝尖;上颌仅达吻部的中央,后缘为斜向弯曲;上下颌均具单列齿,齿中大,较钝,排列较疏;锄骨与腭骨无齿。具颏须一对,末端达眼眶后方。前鳃盖骨后缘平滑;鳃盖骨具二短棘;鳃膜与峡部分离;鳃耙数5-7 + 18-21。体被弱栉鳞,易脱落,腹鳍基部具一腋鳞,眼前无鳞;侧线鳞数28-30,上侧线管呈树枝状。背鳍两个,彼此分离;第二背鳍最后软条特长;胸鳍软条数15-17(通常为16);尾鳍叉尾形。体澹灰至棕红色;吻部至眼后有一短纵带;第二背鳍基及其鳍后呈黑色,末缘及臀鳍膜上有黄色纵带斑纹。体侧具五条横带,第一条在第一背鳍前方体侧,第二条在第一背鳍下方体侧,第三条较窄在第一与第二背鳍间,第四条在第二背鳍下方体侧,第五条在尾柄侧方。三带海绯鲤(Parupeneus trifasciatus)为本种之同种异名。

生活习性

二带副绯鲤,暖水性珊瑚礁鱼类。体长110~280毫米,较少见。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