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下间隙感染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病因

成人感染常来自下颌磨牙根尖感染和第三磨牙冠周炎,婴幼儿常继发于化脓性下颌下淋巴结炎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牙源性感染病程发展快,全身高热,下颌下区肿胀明确,皮肤充血、发红,有时发亮,有凹陷性水肿和压痛,早期即有脓肿形成,可扪及波动感;腺源性病程发展较慢,初为炎性亲润的硬结,逐渐长大,穿破淋巴结被膜后,呈弥散性蜂窝织炎,症状同牙源性感染,但晚期才形成脓肿

检查

外周血象检查,在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时,白细胞计数增高。

诊断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诊断一般不困难。

治疗

局限于淋巴结内的脓肿,可穿刺透出脓液注入抗生素。牙源性感染或脓肿范围广泛者,应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手术在下颌下缘下1.5~2cm,作3~5cm长的平行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达下颌体内侧,即可引流出脓液;腺源性感染还需分离到淋巴结内,才能使脓液留出。置入引流条。注意保护面神经下颌缘支及血管。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