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AIC模型作为实施6σ的操作方法,它的运作程序与6σ项目的周期及工作阶段紧密结合。
DMAIC模型从界定到控制不是一次性的直线过程,在运用当中有些技术与方法被反复使用。
DMAIC模型的应用是实现6σ水准的一个循环过程。
只有不满足现状,勇于创新,不断改进,才能在6σ管理中取得卓越成就。
1.界定阶段
(1)确认项目CTQs(Critical to Quality)关键品质因素。即确认顾客群,并对其作分类、评估资料、分析顾客的声音(VOC,客户的具体想法、需求),并将顾客需求转换为CTQ,同时和企业策略结合,使用的工具有普查、焦点团体、Dashboard 或访谈,以及柏拉图、流程图、Kano 要因分析矩阵等项目选择工具。
(2)建立项目小组的共识。包括问题陈述、评估项目范围、建立目标、选择项目小组、角色定义和发展共识等。
(3)定义流程图。即连结客户端至每一流程,试着重组企业流程并藉由企业内各流程重要成员的同意来确认流程图,常用SIPOC 方法来制定。
2.衡量阶段
(1)选取CTQ的特性:即借助QFD、Process Mapping、FMEA 等工具来确认可衡量的CTQ 将能够被具体改善。
(2)定义评量标准:即决定值(最终结果)并确认其上下限规格。
(3)量测系统分析:藉由连续和属性的Gage R&R 的检测、再检测来决定适合衡量Y 的量测系统。
3.分析阶段
(1)建立流程的产能:可藉由基础统计,抽样或图形方式,常态检定和标准差值(Z value)来确认基准线(baseline)的现有流程。
(2)定义绩效目标:可用标竿学习法或统计手法来定义项目目标。
(3)确立变异来源:可利用流程分析、图形分析、假设检定、回归分析等方法,列出统计上显著的原因(X’s),然后,根据历史资料分析做选择。
4.改进阶段
(1)审视可能的原因:即审视实验设计的各种方法,来确认影响Y 值变化的关键Xs 个数。
(2)发掘变量间的关系:使用因子实用在Y 与少数关键X 之间,建立转换功用,同时决定少数X's 的最适合设计和执行确认测试。
(3)建立作业面的容忍程度:运用仿真分析方法来对少数关键X 确认其容忍区间。
5.管制阶段
(1)定义并确认实际应用时对X's 的量测系统:即确定此评测系统对衡量X's 是适当的。
(2)决定流程产能:即决定改善后的产能与绩效,并确认欲改善的目标已经实现。
(3)导入流程控制:可使用SPC、FMEA、错误证实等工具来发展与施行流程控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