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舞,拼音是gǔ wǔ,意思是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兴奋、振作。出自汉 扬雄《法言·先知》:“鼓舞万物者,雷风乎!鼓舞万民者,号令乎!”
鼓舞是中国苗族的一种民间舞蹈。鼓舞的表演形式,丰富多样,根据跳舞的人数可以分为单人、双人、群体鼓舞三类;还可以根据鼓舞的表演形式分为猴儿鼓、对跳鼓、四面鼓、团圆鼓鼓舞等四类,花样繁多的表演形式,应对着不同的节庆氛围,精彩纷呈。
陕西鼓舞是陕西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影响较大、流传深远的陕北腰鼓、洛川蹩鼓、华阴素鼓、富平老鼓、勉县对鼓、渭南八仙鼓、乾县蛟龙转鼓、宝鸡刁鼓、陕南羊皮鼓、咸阳牛拉鼓、以及韩城的五支梅花鼓(又称五圆鼓)和气势磅礴的百面锣鼓,还有跑鼓、抬鼓、背花鼓、抬神楼、蹦鼓、胸鼓、转鼓、花苫鼓、月牙鼓、踢鼓、打丧鼓、陕南锣鼓操等。真可谓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在陕西各地出土的历史文物中有不少古代乐舞、百戏表演的场面和形象。如陕北绥德、米脂等地出土的乐舞俑;唐李寿墓棺椁石刻等大量历史文物,栩栩如生的再现了汉唐乐舞百戏的风姿容貌。迄今陕西关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民族艺术宝藏,经常可以看到类似我国古代的鼓舞形式的表演和许多珍贵的有关鼓舞的文物资料,如凤翔县的十面石鼓(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就是先秦时代遗留下的,虽说是种石刻艺术,但它却生动地反映出二千多年前陕西有关鼓的生动形象。三原县城有明洪武八年建造的城堭庙照壁上雕刻着“鲤鱼跳龙门”、“苍龙训子”、“鱼龙变心”砖刻浮雕;旬邑县子午岭岖发现有一座明万历年间建造的大王庙,庙中壁画上绘有敲锣打鼓迎接征战胜利归来的庆典场景,画面生动活波、人物动态逼真。结合文史资料可以看出陕西民间鼓舞和我国古代周、秦、汉、唐文明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是一脉相承的发展下来的,也是历史上有关我国古代乐舞的重要依据。
《鼓舞》是TVB1985年的青春剧,亦是八十年代罕有以歌舞为题材的剧集。此剧的男主角是现今在歌坛及影圈极具份量的天皇巨星刘德华,另外几位充满青春活力的演员毛舜筠、严秋华及本为舞蹈艺员的王敏明,拍摄了这部充满时代感,节奏强劲的讽刺写实剧,是他早年在TVB的经典作品之一。这套20集青春歌舞剧,描写一群现代年轻人,在名、利、权、欲的笼罩下,如何去平衡爱情、亲情及友情。所有喜欢刘天王及支持青春剧的朋友,实在不容错过这套发人深省的作品。
「鼓舞」是游戏王的陷阱卡。收录于BP03的TCG先行卡,已O化。
歌曲《太空》的歌词改版,是1996亚特兰大奥运会香港地区的宣传歌曲。曲风轻快,歌词励志,百听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