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麟德殿是唐大明宫中最主要的宫殿之一,建于唐高宗麟德年间(664-665年),毁于
唐僖宗光启
大明宫麟德殿复原鸟瞰图
年间(886年),使用和存在了约220年之久。麟德殿位于宫区西北部,大明宫西正门——右银台门内北侧,由三殿(前殿、中殿、
后殿)、两楼(结邻楼、郁仪楼)、二亭(东亭、西亭)组成,是一个三殿串联二层楼阁的组合建筑。麟德殿规制宏伟,结构特别,堪称唐代建筑的经典之作,是皇帝举行宫廷宴会、观看乐舞表演、会见来使的主要场所,也是中国古代唯一三重殿建筑形式。公元703年,武则天在此会见并设宴款待日本遣唐使
粟田真人,唐代宗曾在此一次欢宴
神策军将士3500余人。当时,唐代的官员以能出席麟德殿宴会为荣。上世纪80年代,初步实施了麟德殿
遗址保护复原工程,有效保护
遗址不再受人为和自然破坏,同时又展现了
遗址的基本面貌。
案《玉海》卷一百六十五言:“金銮西南曰长安殿,长安殿北曰仙居殿,仙居殿西北曰麟德殿,此殿三面,故以三殿名。东南、西南有阁,东、西有楼。内宴多於此。”
《旧唐书》卷十三《德宗纪》下:“贞元四年(788年)……宴群臣於麟德殿。设九部乐,内出舞马,上赋诗一章,群臣属和。”
同上卷十五《宪宗纪》下:“元和十三年(818年)二月乙亥,御麟德殿,
麟德殿遗址
宴群臣,大合乐。凡三日而罢,颁赐有差。”“元和十四年八月丁亥,宴田弘正与大将、判官二百人於麟德殿,赐物有差。”
阎文儒《两京城坊考补》(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初版)说:“初唐时即有於麟德殿集宴事。中唐以来,德宗、宪宗时代,规模渐渐宏大,宴飨群臣多设於麟德殿内,因而此殿之建筑非同一般。近来中国科学院考古所西安发掘队,在西安掘出麟德殿
遗址……台基之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一三○·四一米,东西宽七七·五五米。台基上下两层重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