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山湖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简介

说鹊山湖,还得从鹊山讲起,因为鹊山湖本是因湖绕鹊山而得名。历史上的鹊山,岩壁横展,绿屏汇翠,怪
鹊山湖(图1)

鹊山湖(图1)

石嶙峋兀立,每到七八月间,无数的鸟鹊便从四面飞来,翔聚于山林树莽之间,嬉飞、啼唱,让人联想起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美丽神话。此景,明人王象春有诗曰:“万岫千岩济水蟠,如屏孤逗出河干。秋高乌鹊翔何事,霄汉空疑斗女寒。”

历史

而让鹊山更加显名的,则是山周环绕的泊水——鹊山湖。据考证,鹊山湖约生成于汉后不久。彼时济水(即大清河,其故道为今黄河)泛滥,将鹊山围淹于水中,形成湖泊。对此, 文人刘勅《咏鹊山》诗云:“西北开青嶂,无峰山自奇。桃李春开日,楼船水涨时。”然而最早详记鹊山湖的则是唐代的段成式,其《酉阳杂俎》道:“历城北二里,有莲子湖,周环二十里。湖水多莲花,红绿间明,乍疑濯锦。又渔船掩映,罟罾疏市,远望之者,若蛛网浮杯也。”这里说的莲子湖,就是鹊山湖。
山凹中,古有砖砌矮墙,墙上挂有蒿帘,内有炉灶,相传为卢医扁鹊炼丹药处,时有缕缕清烟,袅袅上升,隐现于绿荫之中,景色奇特,人称“翠屏丹灶”,被列为旧时历下十六景之一。明朝人刘敕咏《鹊山》诗赞曰:“西北开青嶂,无峰山自奇。丹炉还历历,明月故迟迟。桃李春开日,楼船水涨时。许多寻胜者,到此好衔卮。”

唐朝

鹊山湖(图3)

鹊山湖(图3)

至于古鹊山湖的具体景况,李白在《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诗中,有过这样的记写:
其一:“初谓鹊山近,宁知湖水遥?此行殊访戴,自可缓归桡。”鹊山湖浩荡无边,山水相连,荡舟水面,看似鹊山临近,却总也划不到近前——鹊山湖水路迢迢,其域面是如此的广阔。
其二:“湖阔数十里,湖光摇碧山。湖面正有月,独送李膺还。”鹊山湖水阔域广,其晚景也是别样的宜人:皓月当空,月光撒在如镜的湖面,湖水通透荡漾,映照着鹊山翠绿苍碧的倒影——夜色朦胧的鹊山湖,好一幅幻化的仙境 其三:“水入北湖去,舟从南浦回。遥看鹊山转,却似送人来。”鹊山湖行舟,北去南归,景随船变,处处景美,恍惚间,连远处的鹊山也似有了友人般的亲情温馨——如此鹊山湖,怎不让人流连呢?

南宋

可惜,鹊山湖在南宋时期“惨遭大难”。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投降金国的伪齐王刘豫开凿小清河,至绍兴七年(1137年)完工。

明清

开挖后的小清河虽然成为济南重要的水运通道,但鹊山湖的水也被小清河源源不断地导走。不过,这时的鹊山湖并未完全干涸,从前面提到的王象春《登鹊山》诗句“万岫千岩济水蟠,如屏孤逗出河干”可以看出,在明代,鹊山湖的水仍然在鹊山脚下的济水古道盘曲、环绕。
到了清代,鹊山湖大大萎缩。清人任宏远《扁鹊墓》诗云:“十里湖光暑气微,越人遗墓枕荒矶。春风沿路青篱长,细雨空岩紫燕飞。”据诗可断,其时的鹊山湖仅有十里之域了。
不过,这剩余的十里鹊湖,只是与大明湖相连的部分,清朝时期的鹊山脚下,则完全是一片荒芜了。所以,清人徐子威在《鹊山湖怀古》里,就只能发出“瘦牛耕废堰,境僻松风长。鹊湖余古迹,秋色晚苍茫”的感慨了。

鹊山亭

鹊山湖(图3)

鹊山湖(图3)

史上鹊山湖,还有一个著名的景观——鹊山亭。虽然我们无法考证鹊山亭史上的具体位置,但名人的诸多诗作,却告知我们鹊山亭当年的人文之重。宋曾巩《鹊山亭》云:“大亭孤起压城颠,屋角峨峨插紫烟。泺水飞绡来野岸,鹊山浮黛入晴天。少陵骚雅今谁和,东海风流世谩传。太守自吟还自笑,归来乘月尚留连。”苏辙也有《鹊山亭》诗云:“筑台临水巧安排,万象轩昂发瘗埋。南岭崩腾来不尽,北山断续意尤佳。平时战伐皆荒草,永日登临慰病怀。更欲留诗题素壁,坐中谁与少陵偕。”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