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诗人高适和岑参的合称,为盛唐边塞诗歌代表诗人的专称。但“高岑”并称,则始于他们的好友杜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说他们两人成名较晚,而才学堪比沈约、鲍照,原非专称。
高岑(1621-1691),字善长,又字蔚生,杭州人,居金陵(今南京)。高阜弟,为“金陵八家”之一。
为人清高,相貌俊美,淡于功名,性好佛门"始从法门道昕卧伏腊寺,居茹蔬淡……"。 早年学朱翰,后学蓝瑛,所画平实,晚乃以己意行之。 善山水及水墨花卉,写意入神。
高岑,汉语词汇。
拼音:gāo cén
释义:1、高山。2、唐 诗人 高适 、 岑参 的并称。
高岑,字小楼,盐城西乡建湖县恒济花垛村,光绪年间人,幼丧父母,后在镇江一寺庙出家,长大后还俗,考取庠生功名。他笔下的盐城八景:铁柱潮声、平湖秋月、石桥春涨、登瀛晚眺、杨楼翠霭、瓜井仙踪、范堤烟雨、龙祠胜,在今天依然被无数次地引用着。高岑著有《筱楼诗集》、《游梁纪程小草》,其中《筱楼诗集》是王先谦作的序。工诗,善画,李时人在《古今山水名胜诗词辞典》中赞他,诗磊磊有奇气,善画梅。其子高镜蓉,岁贡生,盐城的大学问家,曾拜山阳谷廷松之门,并得器重,后肆业于南菁学院,又得学使王先谦的赏识,称其学问冠冕淮北,与盐城大儒陈玉澍、兴化李详的交谊亦好,常在一起坐学论道,著有《文心雕龙集注》,做过光绪年《盐城县志》的总校对。写古盐城八景诗的高岑是盐城西乡建湖县恒济花垛村人,祖上世居花垛。历史上叫高岑的人不少,唐宋八大家中著名的边塞大诗人也叫高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