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牛龙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简介

食肉牛龙(属名Carnotaurus)又名牛龙,属于兽脚亚目阿贝力龙 科,是一种中型的肉食性恐龙。食肉牛龙生活于晚白垩纪晚期(中坎帕阶至麦斯特里希特阶)的阿根廷巴塔哥尼亚,由发现很多南美洲恐龙的何塞·波拿巴(Jose F. Bonaparte)所描述及命名。
食肉牛龙的模式种是萨氏食肉牛龙(C. sastrei)。属名在拉丁语的意思是“食肉的牛”(carn意思是“肉食”,taurus意思是“牛”),因为它们眼睛上方有一对类似牛的角。种名则是以发现标本的Anselmo Sastre为名,化石即是在他的牧场中发现的。
食肉牛龙的化石为止目前仅发现一具,但相当完整,完整度高达92%,只缺少尾巴后端和一部分后肢,并具有多排的小型皮内成骨,是少数发现皮肤痕迹的非虚骨龙类兽脚类恐龙,除了牛龙外,只有似松鼠龙和昆卡猎龙两种非虚骨龙类发现过皮肤痕迹。食肉牛龙与阿贝力龙都属于阿贝力龙科,阿贝力龙科是白垩纪末期,南方各大陆的优势顶级掠食动物。
骨架

骨架

形态特征

食肉牛龙与人类的体型相比图

食肉牛龙与人类的体型相比图

食肉牛龙是种中型的兽脚亚目恐龙,但在阿贝力龙科里体型较大,约有8
.5米长,身高3米,体重为2200公斤。

头部

与其他体型相似的兽脚类恐龙相比,食肉牛龙的头较小,长65厘米,牙齿长度达4厘米。
食肉牛龙最特别的地方,是在眼睛上方的两只短而粗厚的角,以及非常短小的前
肢,上有四指。它的头颅骨小而厚实,具有许多洞孔,可减轻重量。与其他兽脚类恐龙相比,颈部较长。胸部厚壮,而尾巴则很细。食肉牛龙的眼睛向着前方,它可能有着双眼视觉深度知觉。口鼻部大,可能具有大的嗅觉器官。
食肉牛龙的头颅骨高而粗壮,但下颌扁而修长,牙齿长而细弱,可能无法应付大型猎物的挣扎动作。这显示食肉牛龙可能有未知的特殊猎食方式。科学家们推算,食肉牛龙的双眼朝前,有着良好的立体视觉,可以快速寻找到猎物并锁定猎物的位置,然后高速径直向猎物冲过去,反复用牙齿撕咬猎物的脖子,采取咬一口后躲开再咬一口的战术,直到猎物因失血过多而死。此外,食肉牛龙的前肢演化的异常短小。估计是为了减轻阻力阻力。

锥部

目前仅发现一个几乎完整的骨骼,包括有身体的整个右部,以及皮肤痕迹,亦显示了食肉牛龙没有羽毛,并不像其他的虚骨龙类。背部与体侧的皮肤上,有多列的圆锥形皮内成骨,部分直径达5厘米,在脊椎骨附近渐大。这使食肉牛龙的外表凹凸不平,类似今日鳄鱼的外表。
颈椎的结构类似现代鸟类,可以做出更快、更准确的动作。后腿长而强壮,胫部结实,踝关节高,与脚趾间的部分延长、纤细,显示食肉牛龙是种很善奔的动物。
食肉牛龙的荐椎数量相当多,共有8节,可以协助承受碰撞和冲击。科学家们认为食肉牛龙的角太短而无法用于猎杀上,可能为求偶的展示物,或是物种内的打斗行为,而荐椎的结构可承受碰撞的力道。

前肢

食肉牛龙的前肢极为短小,可与暴龙科相比。前肢有四指,第四指仅由掌骨构成,被认为用来固定猎物。食肉牛龙的前肢/后肢长度比例为14%,艾伯塔龙的前肢/后肢比为20%,似鸵龙为46%,始祖鸟为96%。食肉牛龙的肱骨长28.5厘米,桡骨长7.3厘米,掌骨长3.7厘米;艾伯塔龙的肱骨长32.4厘米,桡骨长15.6厘米,掌骨长9.8厘米;惧龙的肱骨长35.7厘米,桡骨长17.1厘米,掌骨长12厘米。由此显示出食肉牛龙与暴龙科的前肢比例非常类似。食肉牛龙的肱骨/桡骨/掌骨百分比例为72:19:9,而其他前肢小的兽脚类恐龙则为55:27:19左右。大多数兽脚类恐龙的前肢掌心是朝向身体,而食肉牛龙的前肢掌心是略朝后上方,科学家仍不清楚其功用为何。

年代争议

食肉牛龙最初被认为来自于白垩纪中期,大约与丘布特龙相同时期。食肉牛龙的化石还被认为发现于Gorro Frigio组,属于阿尔比阶,约1亿年前。自从这份研究公布后,该地层的年代被认为不是很精确,有可能更为年轻。
现在已知来自于白垩纪晚期的坎帕阶到马斯特里赫特阶。巴塔哥尼亚地区发现的白垩纪晚期恐龙,除了食肉牛龙以外,另有泰坦巨龙类南极龙、普尔塔龙、泰坦巨龙、内乌肯龙沉重龙柏利连尼龙洛卡龙风神龙、博纳巨龙、拉布拉达龙、与萨尔塔龙禽龙类小头龙加斯帕里尼龙鸭嘴龙类的南方小贵族龙,可能属于角龙类的南角龙,异特龙类的齿河盗龙,阿贝力龙科的酋尔龙与奥卡龙。
在2002年,Martinez Lamanna等人公布一份更精确的地层年代,他们提出食肉牛龙的化石来自于La Colonia组,年代为白垩纪晚期,地层年代约7500-6900万年前。以此计算,食肉牛龙与它们在印度与马达加斯加的近亲,生存于同一时期。
食肉牛龙

食肉牛龙

生存空间

La Colonia组
食肉牛龙模型

食肉牛龙模型

被认为过去是个海岸平原,具有沙滩,位于河流注入海洋的环境。在La Colonia组可以发现软体动物(例如双壳类)的化石,应该是Kawas海(一个50万平方公里的远古海洋)海侵的后果。该地层发现过许多脊椎动物的化石,包括:鱼类、乌龟、鳄鱼、蛇颈龙类、恐龙、蛇、以及哺乳动物。该地层发现的蛇有蚺科和Madtsoiidae科。乌龟则有侧颈龟亚目蛇颈龟科曲颈龟亚目卷角龟科。在La Colonia组发现的海生动物则有:蛇颈龙类双臼椎龙科Sulcusuchus。哺乳动物则有 Reigitherium bunodontum(首个在南美洲发现的柱齿兽目),以及 Argentodites coloniensis(可能属于Cimolodonta亚目)。
巴塔哥尼亚地区发现的植物有水生的 Paleoazolla与二叶苹( Regnellidium)。21世纪以来,在该地区发现多种的水生植物,包含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该地还发现莲科的果实化石,是南美洲已知最早的莲科植物。

科属研究

根据头骨特征

在头骨比例上,食肉牛龙与阿贝力龙并不相同。但食肉牛龙具有许多阿贝力龙科的特征,包括:下颞孔大、方骨大、方颧骨与方骨愈合、眶后骨突入于眼眶内、眶前孔缩小、鳞状骨有个往后的突起、上颌骨的后方有狭窄的突起。在1990年,波拿巴等人根据这些特征,将食肉牛龙归类于阿贝力龙科
萨氏食肉牛龙的骨架(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

萨氏食肉牛龙的骨架(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

下颌的齿骨与齿后骨的接触面很小,形成大的下颌孔颈椎的神经棘短,颈椎的骨骺高大。食肉牛龙的独有特征是颧骨宽、短、高,角从额骨的后背侧延伸出来。
另外,食肉牛龙的前肢短小,与北半球的暴龙特暴龙类似,但它们生存的大陆受到地理上的隔离,而且是不同科的恐龙,所以是平行演化的结果。

模式种

模式种萨氏食肉牛龙Carnotaurus sastrei),是唯一已知的种,于1985年由阿根廷古生物学家何塞·波拿巴(Jose F. Bonaparte)命名,化石发现于阿根廷丘布特省的La Colonia组。

近亲

食肉牛龙的近亲包括奥卡龙(阿根廷)、玛君龙(马达加斯加)及胜王龙印度),这些恐龙一起被分类在阿贝力龙科下的食肉牛龙亚科之中。其中,食肉牛龙最接近奥卡龙,而两者均被分类在食肉牛龙族之中。在阿贝力龙科中,食肉牛龙较肌肉龙(阿根廷)、印度鳄龙(印度)、皱褶龙(尼日)更为衍化,而阿贝力龙的分类位置仍有争议。阿贝力龙科是白垩纪晚期冈瓦那大陆的优势掠食动物,取代鲨齿龙科在白垩纪早期到中期的生态位,而白垩纪晚期的北半球优势掠食动物则是暴龙科
牛龙

牛龙

头部

形态特征

头部特写

头部特写

目前已发现许多兽脚类恐龙的头部具有骨质冠饰,有些是纵向的冠饰,例如合踝龙双脊龙冰脊龙,有些则是鼻部的角状物或隆起,例如原角鼻龙角鼻龙,食肉牛龙的两个角不位于鼻部,而是位于额头上。有理论认为食肉牛龙的头部可承受大型的力道,例如高速追捕猎物时的冲击。另一种解释则是,食肉牛龙的角可能适合用在水平方向的碰撞,而这些碰撞来自于因争夺领域、求偶、或领导权而发生的物种内打斗行为。
有研究指出食肉牛龙的行动速度非常快,可以用食肉恐龙中的猎豹来形容,可达每秒16米(约每小时56公里)。股骨则能承受29G帕斯卡的压强。食肉牛龙的头骨坚固,颈部肌肉强壮,多节的荐椎可承受冲击,使它们适合追捕体型巨大的猎物,如同异特龙。颌部的关节允许嘴部张得更开。虽然颌部肌肉小,牙齿小且呈锯齿状,但连接至头骨的颈部肌肉强壮,弥补咬合时的力量。在侏罗纪晚期的北美洲,生存着许多蜥脚类恐龙,而大型肉食性恐龙的口鼻部缩短、枕骨上部增强;在白垩纪时期的南美洲,也生存着许多蜥脚类恐龙,使食肉牛龙发生类似的趋同演化
与体型类似的兽脚类恐龙相比,食肉牛龙的头部小而短、宽;其他阿贝力龙科也具有类似的头部。嘴部具有大量的小型锯齿状牙齿,适合撕咬猎物,并咬断骨头。短的口鼻部,具有更大的咬合力。科学家研究兽脚类恐龙咬合时的肌肉力学,以及咬合时的上下颌闭合速度,发现食肉牛龙有较快的咬合速度;而角鼻龙暴龙的咬合速度较慢,但具有更大的咬合力。一些研究则指出,当兽脚类恐龙咬合时,连结上下颌的颌部关节可以减低咬合时的冲击。

咬合力

虽然食肉牛龙的头部较为短、小,但研究显示它们的头部有良好的力学结构。当食肉牛龙咬合时,能产生的咬合力小,而头骨结构则能承受大的压强。在2001年,埃米莉·雷菲尔德(Emily Rayfield)等人使用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异特龙等兽脚类恐龙的头颅骨。该研究以电脑断层扫描,重建出头骨与下颌的数学模型,发现食肉牛龙的顶骨额骨之间紧密地愈合,使头骨可以承受相当高的压强。位于额顶的两个角,使头顶的形状略显宽、平,可以承受碰撞。这个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将头部肌肉分解成四个联结的部分来计算其咬合力,包含:颞肌(Temporalis muscle)、翼肌(Pterygoideus muscle)、下颌收肌(Adductor mandibularis muscle)、下颌内肌(Intramandibular muscle)。该研究估计食肉牛龙的咬合力最大约为1500公斤(嘴部后段),与其他体型接近的兽脚类恐龙相比则较弱,因此食肉牛龙可能无法在猎食过程中咬碎中、大型猎物的骨头。当食肉牛龙咬合时,脑颅部位的肌肉大幅地减少来自上颌的应力形变。食肉牛龙的嘴部开阖幅度大、咬合速度快、牙齿小呈锯齿状,并且有联结头部与颈部的肌肉群,显示它们可能采取撕咬的方式攻击猎物。
萨氏食肉牛龙

萨氏食肉牛龙

体形比较

食肉牛龙是大型肉食性恐龙类群中的成员。
牛龙

牛龙

这个类群中包括着最厉害的、最著名的恐龙,如霸王龙和异龙。它们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比如,巨大而有力的头,剔肉刀一样的锋利牙齿。但是,相对来说发现比较晚的食肉牛龙,头骨比起霸王龙来要低矮一些,而且在它的眼睛上方长有一对角。
食肉牛龙两辆小轿车那么长,可是,和身长比起来,它的前肢就小的可怜了。
食肉牛龙那两条长而强壮的后腿使它比其它一些大型食肉恐龙灵敏的多。它可以迅速扑向猎物,在猎物还没反应过来时将它们抓获。
食肉牛龙和一辆中型货车一样重,几乎和一头大象一样高,并用两条后腿奔跑。它的长长的脊柱像一根大梁挑起其下面的重量。从肩部排到臀部的长长的肋骨保护着并支撑着食肉牛龙的内脏。
如果没有尾巴,食肉牛龙绝不会以高速运动。运动时,食肉牛龙用它那长长的、矫健的尾巴保持平衡。这条尾巴可以使食肉牛龙的头向前伸,可以捕获挣扎的猎物。

媒体出现

从90年代中期开始,食肉牛龙偶尔出现在大众媒体之中。

小说

食肉牛龙最早出现在麦可·克莱顿(Michael Crichton)在1995年出版的小说《失落的世界》。在小说中,食肉牛龙被作者夸张地添加了依所处环境改变外表颜色的能力,类似变色龙或章鱼,但没有任何证据显示食肉牛龙具有变色能力。食肉牛龙并没有出现在1997年的同名改编电影中,但有出现在数个商品里,譬如电视游戏。

电影

食肉牛龙首次出现在电影,是在1996年的B级电影《Dinosaur Valley Girls》。而在2000年的迪士尼动画电影《恐龙》中,两只食肉牛龙攻击一群草食性恐龙。但电影中的食肉牛龙较实际上大,接近暴龙。食肉牛龙的体型其实比该片的主角禽龙还小。在环球影业出品的《历险小恐龙》(Land Before Time)第五集中,一只食肉牛龙遇见五只恐龙,并即将杀死它们,它击伤两只暴龙,但淹死在海中。在佛罗里达州迪士尼世界的动物王国区中,有一只食肉牛龙的电动模型。

动漫角色

牛龙

牛龙

古代王者恐龙王中的70只恐龙之一
牛龙(初次登场第2集) 属性:风
绝招:无敌疾风、无敌水龙卷、分身忍术、幻影蜃楼、雷暴炮击、闪电风暴炮击、雷暴爆击、风之利刃、飓风敲击、音速爆破、卷风击掌、终极飓风、终极暴风、终极风暴
在世界出现的地方:加拿大的恐龙公园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