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三彩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发现

2012年11月24日,在河北省内丘,继2012年6月发现8座窑炉遗址群后,又新发现3座窑炉遗址,并且出土了罕见的隋三彩、唐代鸳鸯筒足分格盘等物品。
出土的罕见的隋三彩,釉色主要以黄褐色和绿色为主。隋三彩特别少见,隋三彩在邢窑是首次发现,在全国也较为罕见。
三彩最早出现在南北朝,出土文物中以唐三彩较多。
隋三彩的出土,说明邢窑在隋朝甚至更早就会烧制三彩,而不是到唐朝后仿制的其他地方的三彩。

遗址

考古发掘

遗址区内不只出土了瓦当,并且出土了与瓦当配套的瓦当模子,隋代刮条纹白瓷碗,还出土了珍贵的唐代鸳鸯筒足分格盘,盘中间被陶片一分为二。说明古人早就讲究分餐了。北朝器物釉色单一,大部分器物不使用化妆土,隋代釉色种类增多,因大部分器物使用化妆土,使得釉色质量较好。
出土物品中比较重要的发现是“高”、“上”两种刻款器物残片,刻在器物底足外壁上,大小不一,或许对已知的“盈”、“官”、“翰林”、“昌”等的字义解释和器物用途等问题有所帮助。
遗址上方搭建了棚子,截至2012年11月24日,发掘面积达1200平方米,共出土5种遗迹,其中窑炉11座,灰坑140多座,灰沟6条,水井30多眼,墓葬20多座。
出土的11座窑炉废弃年代除一座为唐代外,其余均在隋代。窑炉特点是多成组分布,埋藏较深,保存相对完整,大小不一,窑前工作坑内废弃堆积较为丰富。
从一部分灰坑出土较多的北朝遗物中,一些窑炉的烧制年代上限当在北朝时期,灰坑中以北朝至隋初的最为重要,约有20多个。

遗址保护

已露出地表的一些灰坑之间的墙壁很薄,这些墙壁一碰就倒,再加上风化、冰冻等外界因素,土会脱落,导致墙壁竖纹消失,墙体很可能会自然倒塌。
考古队通过研究、查找、比对,最终选择使用名为硅丙树脂的化学物质,将其涂到遗迹表面,保护遗址。窑炉群的保护是一个难题,在这方面没有经验,而这种保护方法是否有效,尚不清楚。
为了确保遗址群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考古队准备为它们盖上“被子”。这些岩棉也是经过上网查找研究最后定下来的,经济实用。
2012年的发掘工作已经进入尾声,以后是否还会扩大面积进行挖掘,则需要经过论证,研究制定出一个长期的保护方案。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