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纳托里·卡尔波夫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主要经历

阿纳托里·卡尔波夫(Анатолий Евгеньевич Карпов),俄罗斯(前苏联)男子国际象棋明星,世界冠军获得者,在棋界被称为“大卡”。1951年5月23日出生于俄罗斯兹拉托乌斯特,后迁居列宁格勒。卡尔波夫4岁学下棋,9岁成为一级棋手,1966年获国际大师称号,1970年获国际特级大师称号。卡尔波夫行棋讲究棋理,布局严谨,算度精确。
1975年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美国棋手、世界冠军博比·菲舍尔弃权,阿纳托里·卡尔波夫不战而胜,成为国际象棋史上第十二位棋王。
阿纳托里·卡尔波夫曾与加里·卡斯帕罗夫进行著名的“双卡大战”,这两代棋王的马拉松大战始于1984年,当时年仅21岁的卡斯帕罗夫获得向世界棋王卡尔波夫挑战的资格。两人在莫斯科大战48盘,历时5个多月,连和17盘,创下了国际象棋历史上比赛时间最长的纪录。由于时间太长,国际棋联最终裁决:这次比赛无效。这也成了国际象棋史上第一个没有结束的世界棋王争霸战。
1985年9月,双卡进行第二番较量,结果卡斯帕罗夫以13比11胜出,成为国际象棋历史上第13位世界棋王。1986年、1987年和1990年,两卡三度较量,卡斯帕罗夫均是胜者。
卡尔波夫曾任俄罗斯国际和平基金会联合会主席。他积极推广国际象棋,在俄罗斯和国外创建了50多所国际象棋学校,其中20多所以他的名字命名。

辉煌战绩

1969年在世界国际象棋赛中成为世界青年冠军。
1975年成为国际象棋史上第十二位世界冠军。
1978年和1981年他又两度卫冕世界冠军,并保持世界冠军称号至1985年。
1984、1985年分两次与卡斯帕罗夫交锋,经过艰苦奋战,终以失利告终,从此失去了棋王的荣誉。
1993年击败“西方棋王”荷兰的蒂曼,重获国际棋联世界冠军称号。
1996年击败有“两卡掘墓人”之称的美籍前苏联新秀卡姆斯基,卫冕成功。
1998年击败印度棋王阿南德,再度成功卫冕,保持国际棋联世界冠军称号至1999年。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