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色羊耳蒜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分类信息

门中文名
被子植物门
门英文名
Angiospermae
纲中文名
双子叶植物纲
纲英文名
Dicotyledoneae
目中文名
藤黄目
目英文名
Guttiferales
科中文名
兰科
科拉丁名
Orchidaceae
属中文名
羊耳蒜属
属拉丁名
Liparis
种中文名
锈色羊耳蒜
种拉丁名
Liparis ferruginea Lindl.
生境
本种没有生境资料
海拔下限
200
海拔上限
400
是否中国特有
是否引种栽培
非人工引种栽培
国外分布
印度尼西亚
国内分布
海南省, 广西自治区

形态特征

地生草本。假鳞茎很小,狭卵形。

叶3-6枚,线形至披针形,膜质或草质,长(13-)20-33厘米,宽8-12毫米,极罕可达2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近全缘,基部略收狭并下延成鞘状而互相围抱花葶基部,无关节。

花葶长35-55厘米,粗壮,明显高出叶面;总状花序长8-20厘米,具数朵至10余朵花;花苞片披针形,长(2-)4-6毫米;花梗和子房长1-1.2厘米;花黄色,疏离;中萼片线形,长6-7 毫米,宽约1.5毫米,先端钝,边缘外卷,具3脉;侧萼片斜卵状长圆形,长约6毫米,宽约2.5毫米,反折,具5脉;
花瓣近线形或狭倒披针状线形,多少内弯,长约6毫米,宽约1毫米,边缘外卷,具1脉;唇瓣倒卵状长圆形,浅黄棕色而略带淡紫色,多少外弯,长4-5毫米,宽约3毫米,先端宽阔而呈截形,常有凹缺,凹缺中又具细尖,基部有一对向后方伸展的耳,有2个胼胝体生于近基部处;蕊柱长3-4毫米,上部两侧具狭翅。蒴果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约1.5厘米,宽约6毫米;果梗长8-10毫米。

花果期

花期5-6月,果期8月。

产地分布

锈色羊耳蒜

锈色羊耳蒜

产福建东南沿海(厦门)和海南南部与西部沿海(三亚、东方)。生于溪旁、水田或沼泽的浅水中。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模式标本引种自马来西亚。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