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症状
过度训练 早期表现为身体机能障碍,晚期除机能紊乱外可有形态学改变。早期临床表现常有无力、疲倦、精神不振、睡眠障碍、头晕、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主诉,此外也可出现胸闷、心悸、气短、食欲不佳、恶心、呕吐、腹胀等。晚期症状加重,异常体征及其他客观指标出现增多,此时可见体重下降,机能试验反应异常,血红蛋白下降,负荷后血乳酸增多,尿蛋白增多等。
病因
过度训练发生原因, 主要是运动量过大, 机体不能适应,疲劳积累而成,其次是伤病后过早进行大运动量训练治疗在于消除病因,促使体力恢复:首先要减少运动量,特别要控制运动强度,可暂时改变训练内容,其次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营养,可用多种维生素和对症药物,可进行理疗或按摩等,但不要完全停止体育活动。预防过度训练的措施有下列几方面:进行定期身体检查,制定适当的训练和比赛计划,保证良好的睡眠和营养;伤病时及早治疗,伤病恢复期运动量要小,以后渐增,要个别对待,注意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
过度紧张 是在训练或比赛时体力负担超过机体能力而产生的病理状态,常在一次训练或比赛后即刻或短时间内发病,多见于训练不足、比赛经验较少、患病和因故长期中断训练的运动员。其临床表现有急性胃肠功能紊乱运动应激性溃疡昏厥、急性心脏功能不全、心肌损伤、脑血管痉挛等。急性胃肠功能紊乱是较常见的一种,运动员在大强度训练或比赛后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头晕、面色苍白、急剧衰弱,多发生于中、短距离跑、游泳、滑冰及自行车运动员中。由于运动时胃肠血管收缩,胃肠血液循环量减少,胃血管痉挛,特别是黏膜血管痉挛,可引起出血性糜烂。此时,呕吐物呈咖啡样,化验呕吐物潜血阳性,称为“运动应激性溃疡”。一般,胃肠功能紊乱和运动应激性溃疡均恢复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