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背景
迈克尔·雷德福,1946年出生于印度,童年在一个四周环绕着大海的小岛上度过,海浪声长久地留在了他早年的回忆当中。同时留下的还有他对水的迷恋。他的童年在很多个国家居住过,因为他的父亲每两年都要换不同的地方工作。
热爱电影
迈克尔·雷德福电影的热爱是与生俱来的。他第一次
看电影的时候已经16岁了,那个年代他们不看电影,他对电影一无所知。他去看电影只是因为,他想在电影院后排抽烟,在那里没有人会察觉到,但后来他完全忘记了烟,忘记了一切,只觉得电影太神奇了。于是他爱上了电影。从第一次拿起摄影机的那一刻开始,电影就成为他终生的事业。迈克尔·雷德福以前是一个学校的老师,他在学校里找到了一个电影摄影机,他当时就和学生一起拍电影。雷德福拍摄过很多电影作品,给他带来世界性声誉的当属1995年拍摄的意大利电影《邮差》。这也是中国观众非常喜爱的一部作品。电影讲述了智利著名诗人聂鲁达与小岛上的邮差,因为诗歌而结下的感人至深的友情。迈克尔·雷德福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是源于对诗人的热爱。早年还是学生的迈克尔·雷德福在伦敦租了一间公寓,那个公寓里面几乎什么都没有,只有两样东西,一张Van Morrison的唱片,和一本聂鲁达的诗集。后来他拍了一部关于Van Morrison的纪录片,又拍了一部关于聂鲁达的电影。电影《邮差》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巨大成功,在诗人的故乡智利也受到了观众的高度评价。
2002年,15位世界级导演,每人用10分钟的长度,联合拍摄了一部影片《十分钟年华老去》。时间如水般消逝,每个人用自己的方式对抗岁月的侵蚀,个中滋味,千回百转。迈克尔·雷德
福拍摄的这部分短片取名为《星》,这部电影的情怀依然来自于弗雷德童年时代在海岛上经历。
2004年,迈克尔·雷德福拍摄了莎士比亚名著改编的电影《威尼斯商人》。这部电影的故事发生在水城,自然少不了波光潋滟的美景。迈克尔·雷德福通过电影告诉人们,服装在改变,时尚在改变,很多事情都在改变,但人们的心理却一直都没有变。迈克尔·雷德福之前从来没有拍过莎士比亚的电影,他拍这部电影是因为阿尔·帕西诺想演夏洛克,于是就开始了他们的合作。
迈克尔·雷德福认为电影是人与人进行沟通的一个最重要的方式,不只是人与人间,更是文化与文化之间,是了解另一种文化的最好方式。这也是他喜欢电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