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域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一个路由项对应一个路由别名(struct fib_alias),路由别名由路由信息再加上tos,type,scope,state等信息组成。目的地址相同的路由项的路由别名共享一个路由节点(struct fib_node),路由节点的作用就是用于管理路由别名。下面再看看路由域struct fib_zone,下面是其定义:
fz_order和fz_mask记录的是该路由域包含的路由节点的目的地址的长度和子网掩码,比如子网单播路由172.16.48.0的fz_order就是24,fz_mask就是255.255.255.0,所有fz_order相同的路由节点都存放在同一个路由域中,fz_hash就是用于存放路由节点的哈希表哈希表的大小由fz_divisor记录,fz_hashmask为哈希表掩码,总是fz_divisor-1,fz_nent记录该域中当前含有的路由节点的数量。
fz_divisor的初始值一般总为16,当哈希表fz_hash不够大时(fz_nent>fz_divisor*2),需要扩大哈希表。因为在IP协议中,目的地址的最大长度为32,所以,需要有33个路由域(0-32),33个路由域组织在一起,组成一个路由哈希表struct fn_hash。
fn_zone_list是路由域的链表,把fn_zones数组中所有的路由域按目的地址从大到小组织成链表放在一起。当我们需要查找一个路由节点的时候,首先根据目的地址长度Z找到路由域fn_hash->fn_zones[Z],然后再根据哈希算法在路由域的fz_hash中找到一个链表,再遍历这个链表即可找到需要的路由节点。
tb_id是路由表信息的标识符,id为RT_TABLE_MAIN和RT_TABLE_LOCAL的两张路由表是内核定义的,RT_TBALE_LOCAL称为本地路由表,本地接口地址,广播地址,已及NAT地址都放在这个表。该路由表信息由系统自动维护,管理员不能直接修改。RT_TABLE_MAIN称为主路由表,如果没有指明路由所属的表,所有的路由都默认都放在这个表里。
tb_data即为路由哈希表,存放着33个路由域(大部分时间,大部分路由域都是空的)。每个路由表信息的路由哈希表都是独立的,互不相干的。将由路由策略来决定某次路由查询使用那个路由表信息的路由哈希表。其它是路由表信息提供的一些操作路由哈希表的方法,包括查询一条路由,插入,删除,刷新路由等。
全局变量fib_tables是一个路由表信息的数组,只存在于系统支持策略路由的情况下,共有256项,所以,系统最多可以建立256张路由表。至此,路由表,路由哈希表,路由域,路由节点,路由别名,路由信息的概念都已介绍完毕,要让路由表信息能真正工作起来,还需要路由规则来帮助决定在具体情况下使用哪一张路由表。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