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属性】多音词
【读音】héng dào
【释义】旧时指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或学说:立身~。
详细解释
1. 道路。
” 俞樾 《群经平议·毛诗四》:“行道连文,行亦道也。”明 赵震元《为李公师祭袁石寓(袁可立子)宪副》:“而复追先大人同作钧天之游,而无能再晤,此行道所以长号,而亲知窃痛。”
2. 指路人。
3. 实践自己的主张或所学。
《孝经·开宗明义》:“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史记·韩昭侯世家》:“申不害相韩,修术行道,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终制》:“然则君子应世行道,亦有不守坟墓之时,况为事际所逼也。” 宋王禹偁《孙府君墓志铭》:“公即评事之次子,少孤力学,举进士不第,退而修经世之务,欲以布衣干天子,取显位而行道。”《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一回:“蔡泽曰:‘夫人生百体坚强,手足便利,聪明圣智,行道施德于天下,岂非世所敬慕为贤豪者与?’”《老残游记》第三回:“鄙人行道,没有一定的药金。果然医好了姨太太病,等我肚子饥时,赏碗饭吃,走不动时,给几个盘川,尽够的了。”
4. 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