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逸凡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学习经历

薛逸凡

薛逸凡

2010年,毕业于北京十一学校。系该校六年一贯制“二·四”课程实验区的学生。
2010年,入选海淀区高考考生照顾加分名单(照顾类型:单科优胜、获奖学生)。
薛逸凡已经被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生物学硕士专业录取,获得了助学金,同时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环境生物学硕士、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古生物学博士等院校的录取通知。

专业情况

“这是全中国唯一的一个只有一名学生的专业。”元培学院副院长卢晓东介绍道,“差不多是每个年级有一个人,还有的年级是零人。”
“有时候这也没办法。比如,如果生物专业某些课程从秋季学期换到了春季学期,本专业学生可以集体调整,但古生物专业就一个人,可能和地质课程冲突。”薛逸凡有些无奈:“这样项目设计使得课表适用性越来越低,我选课时的课程冲突就比较多。”
此外,由于薛逸凡的学籍属于元培学院而非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如果需要用到相关仪器时,也会存在难以租借的问题。
“我的指导老师曾经带我去借器材,还打下保票:‘哪怕我把自己押在这里,都要让你把东西借出来。’但我最后还是把学生证押在了器材室。”薛逸凡讲起大一时借器材的一次经历,“地质专业的学生可以把器材长时间保管在自己身边,但我却不能总是把学生证押在那里,所以只能是用一次借一次。我觉得这不是个办法,最终还是选择自己买了一台。”
当然,这些问题也并不是没有解决办法。“元培学院的每个专业都设有课程指导老师,而且因为我们专业人少,所以我跟专业负责老师的联系较多。 如果有问题上报,老师们还是比较重视的。”
虽然有诸多不便之处,但“一个人的专业”却也有着不少机会。
2012年,薛逸凡曾经申请参加了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罗利举行的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年会。当时,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便给予了资助。
“通过国际学术年会的平台,我更能了解当下古脊椎研究领域内的学术前沿。参与3个小时的展示,看了很多展出报告,在会议厅听了多场口头展示。”薛逸凡介绍说,“我发现,古脊椎的研究领域远比我想象的要大。世界各地研究者用各种方法阐述着各样问题,远远不止我看到的形态功能分析和谱系分析两个分支这么简单。而且我逐渐了解到统计学方法及数据处理在当代研究中的重要性。”
薛逸凡显然就是一个对于古生物相当感兴趣的学生。
“我就是特别想学这个专业,我来元培学院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古生物。”薛逸凡说,早在读高二时,她就已经立下了这一志向。“当初我查到全国只有北大在本科开设这个专业,所以就决定报考北大。”
薛逸凡由于不能直接保送,需要参加自主招生。在自主招生结束后,她的分数比元培学院低了几分,于是便主动联系上了元培学院院长许崇任,并明确表示自己十分想进入古生物学专业的意愿,许崇任非常爽快地答应了。“现在想起来还是很感谢许老师。”
虽然在真正进入这一专业学习之前,薛逸凡已经预料到这个专业的人不会多,但是“我觉得人少就少嘛,当时一腔热血,觉得就算是只有自己也可以”。
虽然经历了不少麻烦事,但薛逸凡还是很乐观:“既然是自己喜欢的,心甘情愿地选择就该心甘情愿地承担,吐完槽,冷静下来,还得好好学。”

照片事件

2014年6月16日,北京大学2010级古生物专业学生薛逸凡在社交网站上发布了张“一个人的毕业照”,并附文“只是需要有一张来装个正经”,“合影哦”,引发了网友关注而走红。
薛逸凡同学曾在社交网站写道,如果排除该专业第一任从生科方向转换古生物方向的学生,排除第二、三任中途转入元培的学生,排除第五任马来西亚籍古生物专业学生,作为该专业的第四任,可能是唯一一个始终由元培培养出来的本专业学生。
谈照片
陪父母回校所拍
薛逸凡说:“网上流传的照片是在周末陪父母在学校穿学位服毕业留念时所拍。因为我7月底即将赴美攻读硕士学位,十分舍不得离开学校,没有想到这张照片引起了如此大的关注。”
跟帖
“班级聚会随时进行”
截至2014年6月17日21时,共有79个人人网用户分享了此话题,微博上的转发量则难以计数。
在微博上,网友都是一副调侃的心态。@ JJ猪翊晨开玩笑道:“北大,只要你录取我,我就去。我对研究什么古生物虽然没有兴趣吧,但是我可以培养兴趣的。来吧,通知书。”
还有网友调侃,“优点就是班级聚会随时可以进行!”
当然,也有网友感慨,例如@温哥华之夜就说:“我们这一代很多人学习是为了有好工作。我们牺牲了。现在我们舍去自己的专业,憋屈地生活,辛苦地培养孩子。教育不改,我们的孩子还是要为生活去学习。”
网友纷纷留言“一个人的寂寞的谁懂?”“酷毙了!专业第一名和最后一名都占了”、“这连逃课都没法逃”。.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