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杜仲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详细介绍

【药 名】:草杜仲
【别 名】:白萼委陵菜(《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补编》)、三出叶委陵菜(《新华本草纲要》)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蔷薇科植物草杜仲的全草。
【功 效】:利水消肿。
【主 治】:用于各种水肿。
【性味归经】:辛、苦,微温。归肾经,膀胱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一30克。
【入药部位】:根部。
【考 证】: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各家论述】:
1.《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敛疮止血。
草杜仲 草杜仲
2.《四川常用中草药》:散瘀血,消瘰疬。治跌打损伤。
3.《常见混淆中草药的识别》:清热解毒,消肿,镇痉。治痈肿疗疮,痔疮,蛇虫咬伤,小儿惊厥。
【科属分类】:蔷薇科
【资源分布】:分布于内蒙古。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1000m的山坡草地及岩石缝间。
草杜仲 草杜仲
【拉丁名】:Po-tentilla betonicaefolia Poiret.
草杜仲 草杜仲

形状描述

草杜仲,多年生草本,高8-16cm。根粗壮,圆柱形,常木质化。花茎直立,初被白色绒毛,后渐脱落。基生叶常状三出复叶;连叶柄长5-12cm,叶柄初被白色绒毛,后脱落无毛;小叶片无柄;基生叶托叶膜质,褐色,外
草杜仲 草杜仲
被绢状长柔毛;小叶片无柄;基叶托叶膜质,褐色,外被白色绢状长柔毛;茎生叶托叶很小,下面被白色绒毛;小叶片长圆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cm,宽0.5-1.5c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多数圆钝或急尖粗大锯齿,上面初被白色绒毛,后脱落近无毛,下面密被白状。花两性;聚伞花序圆锥状,多花,疏散;花梗长工 1-1.5cm,外被白色绒毛;花直径约1cm;萼片5,三角卵圆形,先端急尖,副萼片5,披针形或椭圆形,先端急尖,比萼片短或近等长,外被白色绒毛及稀疏柔毛;花瓣5,倒卵一菜,先端圆钝,黄色;花柱近顶生,基部膨大,柱头略为扩大。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