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香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茴香(植物)

茴香菜又原名小怀香,又称香丝菜、小茴香、茴香子、谷香(四川、贵州)、浑香,小茴香的茎部及嫩叶可作菜蔬,调味料小茴香,为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
茴香始载于唐本草。苏颂说,北人呼为茴香,声相近为怀香。陶弘景谓:煮臭肉,下少许,无臭气,臭酱入末亦香,故曰茴香。李时珍说,俚俗多怀衿衽咀嚼,恐怀香之名,或以此也。果实(小茴香)作香料用,亦供药用,根、叶、全草也均可入药。

茴香(伞形科植物)

茴香(学名:Foeniculum vulgare Mill.)伞形科草本,高0.4-2米。茎直立,光滑,灰绿色或苍白色,多分枝。较下部的茎生叶柄长5-15厘米,中部或上部的叶柄部分或全部成鞘状,叶鞘边缘膜质;叶片轮廓为阔三角形。复伞形花序顶生与侧生,花序梗长2-25厘米;小伞形花序花柄纤细,不等长;无萼齿;花瓣黄色,倒卵形或近倒卵圆形,花药卵圆形,淡黄色;花柱极短,向外叉开或贴伏在花柱基上。果实长圆形。花期5-6月,果期7-9月。
原产地中海地区。中国各省区都有栽培。嫩叶可作蔬菜食用或作调味用。果实入药,有驱风祛痰、散寒、健胃和止痛之效。
(概述图片来源: )

茴香(中药)

茴香,中药材名。别名为蘹香(《药性论》),小茴香(《千金方》),土茴香(《本草图经》),野茴香(《履巉岩本草》),大茴香(《朱氏集验医方》),谷茴香、谷香(《现代实用中药》),香子(《中国药植志》),小香(《四川中药志》)。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果实。9~10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后,打下果实,去净杂质,晒干。功能主治为:温肾散寒,和胃理气。治寒疝,少腹冷痛,肾虚腰痛,胃痛,呕吐,干、湿脚气。①《千金食治》:主蛇咬疮久不瘥,捣敷之。又治九种瘘。②《唐本草》:主诸瘘、霍乱及蛇伤。③《开宝本草》:主膀胱、肾间冷气及盲肠气,调中止痛,呕吐。④《日华子本草》:治干、湿脚气并肾劳颓疝气,开胃下食(’食’一作’气’),治膀胱痛,阴疼。⑤李杲:补命门不足。⑥《伤寒蕴要》:暖丹田。⑦《玉揪药解》:治水土湿寒,腰痛脚气,固瘕寒疝。⑧《本草求真》:肝经虚火从左上冲头面者用之。⑨《随息居饮食谱》:杀虫辟秽,制鱼肉腥臊冷滞诸毒。⑩《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治慢性气管炎。⑾《吉林中草药》:散寒止痛。治疝气,肾寒小腹痛,胃痛,腰痛,遗尿。

茴香(调料:大茴香)

大茴香(学名:Illicium verum),又称茴香、八角茴香、大料和八角。是八角茴香科八角属的一种植物。常绿灌木,初夏开花,果实为8--9个木蓇葖,轮生呈星芒状,香气浓烈,可作香料、佐料,供药用。其同名的干燥果实是中国菜和东南亚地区烹饪的调味料之一。为生长在湿润、温暖半阴环境中的常绿乔木,高可至20米。主要分布于中国大陆南方。果实在秋冬季采摘,干燥后呈红棕色或黄棕色。气味芳香而甜。全果或磨粉使用。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