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毛细胞外侧壁独特的超微结构
外毛细胞的外侧壁是一独特的三层结构,厚度约100 nm。最外一层是细胞质膜,中间一层是皮层网格(cortical lattice),最内一层是膜下间池(subsurface cisterna)。
1
.膜下间池 在结构上类似内质网,腔内直径约20 nm,但不属于细胞质膜-内质网-高尔基体膜性池。膜下间池的功能尚不清楚,但它将细胞质分隔为两部分:轴心部和池外间隙。这样分隔的意义可能在于维持细胞支架和细胞器工作的分工。
2
.皮层网格 介于膜下间池和细胞质膜之间(也就是“池外间隙”,该间隙宽约30 nm),是外毛细胞的主要支架结构,呈网格样结构,主要由两种细丝状纤维交织而成,并由许多排列规则的小柱与其外侧的细胞质膜相连。网格的纤维一种为环绕细胞的环行纤维,直径约5 nm,纤维间距约40 nm,纤维的成分主要为肌动蛋白(actin);另一种纤维为纵行纤维,与细胞的纵轴成9º~10º并与环行纤维相交形成网格,其成分为血影蛋白(spectrin)。环行纤维的劲度大于纵行纤维,这有利于维持外毛细胞的柱状形态,也利于细胞的纵向伸缩。
3
.细胞质膜 透射电镜显示外毛细胞外侧壁的质膜呈凹凸不平的褶叠状,类似百褶裙的褶叠。在其他需要改变形状的细胞,其细胞质膜也呈褶叠状,说明这是细胞改变形状所需的共同特征。外毛细胞外侧壁的质膜含有很密集的跨膜蛋白,约占膜面积的70%~75%。冰冻蚀刻技术证明这些跨膜蛋白的直径约为10 nm,分布密度可高达4500个/µm。这些跨膜蛋白就是与外毛细胞电致运动有关的动力元件,称为动力蛋白,即前面提到的“prestin”。早在1991年Dallos等就提出电致运动可能是膜上一些对电压敏感的蛋白构型发生改变所致,后来发现跨膜蛋白的出现及密度变化与外毛细胞电致运动的出现及发育过程恰好一致。prestin的发现和确认证实了外毛细胞的电致运动来自这些动力蛋白。
二、外毛细胞电致运动的特点
哺乳类动物外毛细胞的胞体有两种主动运动方式:一种为受细胞膜电位控制的胞体长短的快速变化,即“电致运动”,其伸缩运动的频率可高达几万赫兹,涵盖了耳蜗的听觉范围,这是耳蜗主动机制(“耳蜗放大器”)的功能基础。这种快速运动只取决于膜电位的变化,亦即受控于外毛细胞的感受器电位,而与通过外毛细胞的换能电流大小无关,也不依赖于胞内的ATP。胞体伸缩运动的幅度可达细胞长度的5%,这种长度变化所产生的力量可推动数倍于外毛细胞自身的质量,电刺激后出现胞体伸缩运动的延迟约在100微秒以内。外毛细胞胞体的长短变化与肌细胞最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双向运动。当基底膜的机械运动使外毛细胞顶部的纤毛向长纤毛一侧摆动时,细胞膜去极化, 胞体缩短;而纤毛向相反方向摆动时,外毛细胞膜电位出现超极化,胞体伸长。外毛细胞胞体的这种伸缩运动产生的机械力可通过支持细胞传递到基底膜,使基底膜的机械振动得到额外的能量。外毛细胞的另一种活动为胞体长短和直径的缓慢变化,由耳蜗内多种神经活性物质调控,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变外毛细胞与盖膜之间的机械耦合关系而调节耳蜗的听敏度。
外毛细胞的电致运动呈不对称性和非线性,这与毛细胞感受器电位的表现相一致。不对称性表现为收缩运动的幅度比伸长运动的幅度要大得多;非线性表现为细胞长度的变化在刺激强度较大时出现饱和。一般认为,外毛细胞电致运动的不对称性和非线性来自纤毛在剪切运动时摆动的不对称性和非线性,这种反应的特点是听觉的高度灵敏及巨大的动态范围的基础。
三、
外毛细胞电致运动的机制
目前已普遍接受prestin为外毛细胞电致运动的动力蛋白,认为prestin在外毛细胞膜电位变化时发生分子构型的变化是电致运动产生的原因。从功能上看prestin可分为两部分,一个是电压感受器部分,另一个是效应器部分。Oliver等(2001)的研究表明,prestin通过细胞内以氯离子为主的单价阴离子感受电压的变化:在去极化时,氯离子移向prestin的胞浆侧,与prestin内侧端的阴离子结合位点相结合,使prestin处于短构型,胞体收缩;在超极化时,氯离子移向prestin的胞外侧,与prestin外侧端的阴离子结合位点相结合,使prestin处于长构型,胞体伸长。Rybalchenko和Santos-Sacchi(2003)发现胞外氯离子可通过机械牵拉敏感性通道进入胞内,提示细胞外氯离子浓度对维持外毛细胞电致运动有重要作用。我们的研究也发现降低细胞外氯离子浓度并通过离子透析降低细胞内的氯离子浓度会明显抑制耳蜗放大器的功能(Zheng et al,2005)。
电致运动的另一种产生机制为“压电效应”。在压电晶体,机械力作用于其上能产生电能,反之,电场的作用能使晶体发生变形、产生机械力。同样,外毛细胞外侧壁也具有“压电”特性,在电场的作用下通过其本身的压电特性能产生机械运动,这种压电效应不受胞膜的容抗-阻抗所形成的低通滤波特性的限制,因此能产生高频的机械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