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仔培育
美洲黑石斑鱼卵细胞呈分离浮性,无色透明,圆球形,有油球1个,属少黄卵。最适孵化水温;20-23℃,最适盐度:25-34,孵化时间48-60小时,仔鱼出膜后2-3日开口。
培育水:海水经沉淀、砂滤后作培育用水。要求溶解氧5mg/L以上,PH值7.8~8.6,盐度25~34。用室内水泥池培育,10~20立方米水体,池水中添加小球藻,密度保持在3万~5万个细胞/ml。
培育密度:1万~2万尾/m3。
饵料:仔鱼孵出后第3日开口摄食,开口饵料为轮虫(3~35日)。轮虫须用小球藻饲喂24小时以上,乳化鱼油营养强化6~12小时后投喂,水体中轮虫密度保持在5~6个/ml,后用卤虫幼体(20~35日),密度为0.5~5个/ml。再往后用卤虫成体(35~50日),鱼虾、贝类碎肉(45日以上)。根据池内饵料密度,可适当增加或减少。
管理:初孵仔鱼一般采用静水培育,微充气,随苗体长大逐渐增大充气量和换水量。日换水1次,日换水率10%~60%。换水时用200~260目筛绢做成的网箱过滤,每次换水后向池中添加小球藻。根据池底残饵情况进行吸污。培育时应注意饵料的质量、适口、适量、及时清除水面油膜。
稚鱼培育仔鱼各鳍分化完成后,全身披鳞,长出花纹进入稚鱼期。饵料以鱼、虾、贝类碎肉为主,辅以少量配合饵料。放养密度为:1000~2000尾/立方米,稚鱼期,鱼苗间互相残食严重,应及时按大小分档饲养,并在池中放些沉管形遮蔽物,便于稚鱼躲藏,避免残食。
成鱼养殖
水泥池养殖水泥池容积20-50立方米,有充气设备情况下,放养密度为15尾/立方米,使用循环水。饵料以鲜杂鱼为主,配合饵料为辅,后期以配合饵料为主。放养时,应及时分选分档饲养。
网箱养殖
网箱大小3m×3m×3m,由9个或12个组成一个鱼排,鱼排间应有一定间距。网箱排列方向应与潮流方向平行排列,这样既可保证流水畅通,又可保证网箱外天然饵料生物进入网箱内,也有利于网箱内残饵废物排出网箱外。网箱内可放入隐蔽物,防止互残。放养密度:4~6kg/m3。饵料:配合饵料为主,鲜杂鱼为辅,每日投喂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