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绒蒿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形态特征

主根明显,肥厚而延长或萝卜状增粗。茎分枝或不分枝,或为基生花 葶,被刺毛、硬毛、柔毛或无毛。叶全部基生成莲座状或也生于茎上,莲座状叶在冬季通常宿存;叶片全缘、具锯齿、羽状浅裂至羽状全裂,无毛至具刺毛;基生叶和下部茎生叶具长柄,上部茎生叶具短柄或无柄,有时抱茎。花生于花葶上或生于无苞片或具苞片的花序上,单生或总状、圆锥状排列。花大而美丽,蓝色、紫色、红色或黄色,稀白色,花期6~8个月;萼片2,极稀在顶生花上为3-4,早落;花瓣通常4,有时5-10;雄蕊多数,花丝大多丝状,稀下部或整个为条形;子房近球形、卵形、倒卵形至狭圆柱形,1室,3至多心皮,胚珠多数,花柱明显,通常短,有时近消失,上下等粗或基部扩大成盘而盖于子房上,柱头分离或连合,头状或棒状,常呈辐射状下延,与胎座对生。蒴果近球形、卵形、倒卵形、椭圆形至狭圆柱形,被刺毛、硬毛或无毛,3-12瓣自顶端向基部微裂或开裂至全长的1/3或更多,稀裂至基部。种子多数,卵形、肾形、镰状长圆形或长椭圆形,平滑或具纵凹痕,无种阜。

地理分布

绿绒蒿全世界共有49种,主产于亚洲中南部,以我国最为丰富,有40种分布于藏、滇、川、青、甘、陕、等省,其中云南占17种,多集中分布于滇西北海拔3000--5000米的雪山草甸,高山灌丛、流石滩、少数种类在滇
雪山绿绒蒿

雪山绿绒蒿

中、滇东北的亚高山地带。
绿绒蒿家族兴旺,共有四十九种,除一种产于西欧外,其余均分布在我国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丽江就有8种。多集中分布于滇西北海拔3000~5000米的雪山草甸、高山灌丛、流石滩,少数种类在滇中、滇东北的亚高山地带,横断山脉则是绿绒蒿家族的中心,这里的绿绒蒿有三十九种,其中尤以淡蓝色的丽江绿绒蒿、鲜黄色的贡山绿绒蒿等最为著名。西北祁连山区也有分布,常见为黄色,形色惊艳。

主要种类

皮刺绿绒蒿M. aculeata
  白花绿绒蒿M. argemonantha
  久治绿绒蒿M. barbiseta
  藿香叶绿绒蒿M. betonicifolia
  椭果绿绒蒿M. chelidonifolia
  优雅绿绒蒿M. concinna
  长果绿绒蒿M. delavayi
  西藏绿绒蒿M. florindae
  丽江绿绒蒿M. forrestii
  黄花绿绒蒿M. georgei
  细梗绿绒蒿M. gracilipes
  大花绿绒蒿M. grandis
  川西绿绒蒿M. henrici
  多刺绿绒蒿M. horridula
  滇西绿绒蒿M. impedita
  全缘叶绿绒蒿M. integrifolia
  长叶绿绒蒿M. lancifolia
  琴叶绿绒蒿M. lyrata
  尼泊尔绿绒蒿M. napaulensis
  柱果绿绒蒿M. oliverana
  锥花绿绒蒿M. paniculata
  报春绿绒蒿M. primulina
  拟多刺绿绒蒿M. pseudohorridula
  拟秀丽绿绒蒿M. pseudovenusta
  红花绿绒蒿M. punicea
  五脉组绒蒿M. quintuplinervia
总状绿绒蒿M. racemosa
  单叶绿绒蒿M. simplicifolia
  贡山绿绒蒿M. smithiana
  美丽绿绒蒿M. speciosa
  高茎绿绒蒿M. superba
  秀丽绿绒蒿M. venusta
  紫花绿绒蒿M. violacea
  乌蒙绿绒蒿M. wumungensis
  藏南绿绒蒿M. zangnanensis 等

生长习性

绿绒蒿是野生高山花卉,生长于海拔三千至四千米以上的流石滩和冰川的前沿。人称“高山牡丹”,欧洲人 推崇为“世界名花”。因全株被有绒毛或刚毛而得名。罂粟科绿绒蒿属

栽培技术

蓝花绿绒蒿耐寒,宜冬季干燥、夏季湿润凉爽的气候,喜富含有机质和排 水良好的土壤。不耐移植,可于秋季直播繁殖。栽培地宜选通风良好而较为蔽荫处。要防止夏季强光照射。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绿绒蒿

绿绒蒿

高海拔地带的气候特点:冰霜凛冽,辐射强烈,风大土薄,昼夜温差悬殊,气候变化甚大。草本植物和小灌木亦常成垫状,匍匐于地。然而,绿绒蒿竟能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迎风笑日,顽强生长。在那百草不生,海拔高达5000米的流石滩中开放。

医药价值

绿绒蒿不仅花色艳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有些种类还可入药治病。如:全缘绿绒蒿(丽江又名“黄芙蓉”)、尼泊尔绿绒蒿 (禄劝又名“山窝笋”)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清热止咳;花前采叶治胃中反酸;花退热催吐、消炎,还治跌打骨折。总状绿绒蒿,兄弟民族又称“红毛洋参”、 “雪参”,根入药,治气虚、浮肿、哮喘等症,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
令人遗憾的是,像绿绒蒿及报春、龙胆、高山杜鹃等这些出类拔萃的奇花异卉,长期以来尚被埋没于崇山峻岭之中。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开始对这些珍贵的高山花卉作系统的调查;在云雾缭绕、风景秀丽的庐山植物园也开始对这些名花进行引种驯化。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