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兵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兵种特点
优点:长矛加盾牌,防御与攻击并重
缺点:移动速度缓慢
使用:列于战阵最前,主要用于防御骑兵突击
克星:近战中战斗力不如短刀队
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矛盾兵

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矛盾兵

小说中对矛盾兵的描述
中世纪的矛盾兵

中世纪的矛盾兵

摘自《汉末独夫传》:
马背上长大的乌桓人他们的罗圈双腿小步快跑地靠近我们的营寨,但和以步卒为主力的汉军相比,只会拉弓挥刀的乌桓人不过是群乌合之众。脚踏地面,十个乌桓人也打不赢五个训练有素的汉军。
“矛盾手,上前、上前!”
步兵屯长手持战旗矗立在前寨营壁的豁口处,不顾向他覆射过来的如雨箭矢,只管从肺部迸出每一丝气力、厉声嘶喝着。而在他身畔,四十多名橹盾高举、短矛紧夹的步卒随着长官的号令,正排出密集的盾阵,顶着飞蝗般地箭雨,从犹有余烬的焦黑木栅上大步踏过,迎向扑面杀来的密密麻麻的乌桓人。
矛盾兵所用的橹盾是以巨木所制,高五尺七寸、重二十三斤,外层以生牛皮蒙罩,内撑铁枝以加强,坚固无比,非膂力过人之勇士不能用,本是战阵之前挡箭、守备之时堵缺的防守战具。汉军之中原本并无矛盾手一说,但自从破羌将军段颖大人以三千矛盾阵大破两万羌骑以来,天下震动,各地屯兵多有仿效者,其中尤以冀州黎阳营的“坚壁兵”有名,我们护乌桓营也训练了三百矛盾手,皆是身高八尺、力大无穷的北国铁汉,一直以来在草原骑射中难有用武之地,却不料在这次营寨攻防的恶战中大显神威。
那数十面的橹盾组成盾墙将乌桓人最具杀伤力的箭矢尽数挡下,偶有自空中抛落的流矢也难以贯穿矛盾手所穿的重甲,而他们而一旦逼近乌桓人,会在接敌之前将手中的短矛掷出,打乱敌人的阵形。趁这机会,矛盾手会拔出腰间的环首刀杀奔过去,当者无有不破。这几日,乌桓人没少吃这矛盾阵的苦头,此刻见汉军杀出,竟然徒劳地将箭雨全部集中在那密集的盾墙上,显然是惊慌失措。
矛盾兵是以种典型的防御骑兵的兵种。由于长矛能很轻而易举的击穿身披重甲,以冲击力为傲的骑兵,所以矛盾兵一直处于最前列,抵御骑兵的攻击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