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搓(甲措)是
摩梭人在长期生产实践及生活习俗中形成的一种原始民间舞蹈,长期以来一直在
泸沽湖及其周围地区广泛流传。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与摩梭原始的宗教
达巴教及生产、狩猎和战争等密切相关。 甲搓即打跳舞或锅庄舞,“甲”为美好之意,“搓”为舞的意思,就是为美好的时辰而舞。这种舞节奏明快,舞步刚健粗犷。通常由一吹笛子或芦笙的领舞者起头,舞伴们面向火堆,紧挽手臂,五指交叉,随逆时针方向翩翩起舞,舞步随音乐节奏速度快慢而变化。
[3]
泸沽湖摩梭人是从
河湟南迁的古羌人,世代居住于四川省盐源和云南宁蒗交界处的泸沽湖旁。具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摩梭人在盐源定居已有2000多年,在泸沽湖定居也近2000年。摩梭人的社会体现是
母系氏族社会的特征,以女为贵、以母为尊。
母系家庭是其最基本的社会单位,以母系血缘计算世系,家庭成员包括母亲、儿女和舅舅,不包括父亲和妻子。最能干、公正且有威望的女人为一家之长,即“达布”,统领家务和安排生产,并掌握财产。成年男性以舅舅的身份进行活动,抚养姐妹的子女。舅舅年老后,由其姐妹的子女赡养。摩梭民居由草楼、经堂、祖母房和花楼组成。摩梭人实行男不娶、女不嫁的
走婚习俗。走婚双方生下的孩子由女方家庭抚养,从母而姓。
走婚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如:有亲戚血缘关系的严禁走婚,不能同时结交多个
阿肖等。“泸沽湖摩梭人母系氏族习俗”强调阴柔秀美和宽厚仁爱等品性,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增加交流,增进团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盐源县的“
摩梭人转湖节”是泸沽湖摩梭人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主要流行于川滇泸沽湖周围广大摩梭民间,源于摩梭原始宗教达巴教的自然崇拜、女神崇拜和祖先崇拜。盐源县的“摩梭人转湖节”在农历每月初一、初五、十五和二十五日举行。人们着盛装,带上丰富的食物,或步行、或骑马、或在猪槽船内烧起香划船等,环湖绕行,不时在中途相应的祭祀点念经、烧香磕头、敲锣打鼓、吹海螺、挂神符等,以祭祀他们崇拜的母亲湖之神、女祖先、山水草木等自然诸神以及格姆女神、巴丁喇木女神。“摩梭人转湖节”将娱乐、节庆与宗教祭祀融为一体,充分反映摩梭人热爱生活、崇尚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古老习俗和原始宗教遗风。
[5]
“摩梭人成丁礼”是指泸沽湖摩梭人告别童年时举行的
成丁礼,即“男孩穿裤子和女孩穿裙子仪式”。该仪式表示摩梭孩童即将进入成年,可以作为成年人参加生产劳动和参与社交活动,死后也可以在氏族公墓火葬。在此之前,男孩女孩均穿麻布长衫。成丁礼在男女虚岁13岁时举行。“摩梭人成丁礼”的特点是:1.仪式举行时间在农历正月初一早晨。2.主持仪式的人由达巴占卜而定,属相一致的才能主持这一仪式。3.主持仪式的人必须性别相同,即男子给少男穿裤子,妇女给少女穿裙子。4.仪式完毕要祭祀祖先、宴请村民、拜访生父。“摩梭人成丁礼”摩梭母系氏族社会的特征之一,摩梭人通过成丁礼及有关活动,吸收氏族成员,对少年进行社会责任及角色教育。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