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制法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1.氧化法,石蜡经深度氧化生成各种羧酸的混合物,再经过水蒸气蒸馏和结晶等分离步骤后可得丁二酸。2.加氢法,顺丁烯二酸酐或反丁烯二酸在催化剂作用下加氢反应,生成丁二酸,然后经分离得到成品。催化剂为镍或贵金属,反应温度约为130-140℃。3.丙烯酸羰基合成法,丙烯酸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丁二酸。尚未工业化。4.电解氧化法,苯酐与硫酸和水按1:0.5:4比例,在陶瓷电解槽中电解,可得丁二酸。电解法合成的原料为顺丁烯二酸或顺酐,阴、阳极液用稀硫酸,由阳离子膜隔开,阴、阳极一般均用铅板,通常用板框式电解槽合成。5.乙炔法,乙炔与一氧化碳及水在[CO(CO)4]催化剂存在下,于酸性介质中反应可得丁二酸,反应温度80-250℃,压力2.94-49.03MPa。
6.新兴的发酵法。与传统化学方法相比,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琥珀酸具有诸多优点:生产成本具有竞争力;利用可再生的农业资源包括二氧化碳作为原料,避免了对石化原料的依赖;减少了化学合成工艺对环境的污染。
毒性防护:毒性较小,对眼睛、皮肤、粘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对全身不产生毒害作用。大剂量口服可引起呕吐和腹泻。大鼠口服LD50为8530mg/kg。在工业上使用时,未见职业性损害的报道。处理或接触丁二酸蒸汽时要注意穿戴好防护用品,以免引起
咳嗽和刺激
皮肤。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刺激性烟气。
其他相关信息:干贝素(琥珀酸二钠盐,ss50);
日本应用转基因微生物制造琥珀酸,成本降低到每千克1美元以下;[生化]在糖代谢过程中三羧酸循环(TCAcycle)途径的一个中间产物就是琥珀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