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人的追求是什么?哲学家冯友兰将人生划分为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尽管他们的分类存在着一些差异,但他们都把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作为人之为人的精神标识。故而,追问生命意义的教育,是一种人文的教育,是一种唤醒心灵和充实心灵的教育,是一种解放生命的有限性而追求生命无限精神的教育。①
生命,不仅包括自然的肉体生命,也包括精神的智慧生命、价值生命和社会生命。本书着重从自然生命的角度来阐述珍爱生命、自强不息的重要性。
书的第一章,通过一位母亲孕育新生命的日记摘录,生动展现了初为人母的欣喜、担忧和美好幢憬,赞美生命来之不易。
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别就处在身残绝境、生活窘境、学习困境和社会逆境等情况下,讲述如何悦纳自我、直面困难,超越自我、战胜困难。每一节都由“生活链接”引入真实案例,在“生命之光"中联系同学们身边人、同龄人和平凡人的不平凡事例,通过“走进心灵”激起大家的共鸣,进而通过“生命礼赞”中的名人事例加以佐证,最后在“生命感悟”中提炼、升华。学习之余,请用点“心灵自助餐”,补充一些趣味“精神食粮”。
第八章,从思想和责任的角度来阐述对待生命的态度,帮助同学们进一步提升对生命意义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