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中国江苏弶港岸外的辐射状潮流三角洲、琼州海峡东西两侧及渤海海峡西北侧的掌状潮流三角洲、西朝鲜湾的鬃岗状潮流三角洲、曹妃甸泻湖口门外的鸢状潮流三角洲等。
一般脊或沟的宽度为0.5~12公里,长度数公里至百公里以上,脊沟的相对水深差值5~40米以上。潮流三角洲的面积相差很大,西朝鲜湾和江苏弶港岸外的潮流三角洲面积分别为3.5和1.3万公里2,曹妃甸泻湖口外的潮流三角洲面积仅数平方公里。潮流三角洲脊沟相间摆布的地形格局,反映为韵律强的潮流往复线形冲刷和堆积结果,落潮流将海底沉积物中的粘土等细颗粒成分带至外海,较粗的沙质沉积物堆积在两个强流带之间,故沙脊声纳探测断面呈现为向上微微拱曲的层理,而沟底沉积粒度相对较细,并常见较老的玉木冰期河湖相或澙湖相泥质层剖露。
如在中国渤海海峡西北侧指状沙脊群的沟底,发现有澙湖相泥炭和有机质淤泥,14C测定年代为距今1095±110年;在西朝鲜湾鬃岗状沙脊群沟底,发现有河成砾石层;在江苏弶港岸外辐射状沙脊群沟底,声纳探测发现埋藏谷断面及古河口标志生物近江牡蛎(ostrea rivularig goula)、长牡蛎(o.gigas thunberg)等化石。
总之,上述反映潮流三角洲是全新世陆架海侵以来潮流作用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