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巴丁鱼是热带、亚热带鱼类,耐寒能力与
罗非鱼相当。喜集群,栖息于水体中下层,性活泼,常见跃于水面。鳔内密集分隔为大量泡状的呼吸小室,并高度毛细血管化,为重要的呼吸器官,能在空中呼吸。对低氧的耐受力强,养殖的鲤科鱼类严重浮头时,其仍能正常生活,能长期在污水中栖息生存。但该鱼对低温耐受能力弱,生长适温为23℃-30℃,水温超过35℃摄食减少,水温13℃时活动减少并停止摄食,致死温度8℃-11℃。该鱼对水质条件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肥水或瘦水皆宜养殖。
食性
水晶巴丁鱼是杂食性鱼类,食性广,对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要求不高。可食水中各种有机碎屑、豆饼、米糠、玉米等人工饲料,甚至残羹剩饭。幼苗期主要捕食小型浮游动物,体长1厘米左右时喜食轮虫、小型枝角类,体长1厘米以上以摄食刚孵化的鲮鱼水花及摇蚊幼虫(红虫)为主,体长2厘米以上可投以鳗鱼料及鲮鱼水花,体长3厘米以上则可以以罗非鱼配合饲料为主,饲料成本不高,较易管理。
生长与发育
水晶巴丁鱼生长迅速,在
马来西亚的水温条件下,1龄鱼体重达1.5-2千克,2龄鱼4千克以上;引进我国的鱼苗,饲养4个月,体重可达450-500克/尾。据测定,在鱼种放养密度为2500尾/667平方米,人工投饵饲养6个月,体长可达34.5厘米,体重可达600克,平均日增重3.33-5.01克,是淡水鱼类中生长速度较快的一种。水晶巴丁鱼到达体长20厘米前,其体长增长速度比体重增长速度快;全长到20厘米后,则体重增长比体长增长速度快,在我国南方,其增长增重速度夏季达到峰值,之后其增长增重速度放缓,甚至在冬季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