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 ,原子序数7,原子量为14.006747。元素名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硝石”。1772年由瑞典药剂师舍勒和英国化学家卢瑟福同时发现,后由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确定是一种元素。氮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046%,自然界绝大部分的氮是以单质分子氮气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氮气占空气体积的78%。氮的最重要的矿物是硝酸盐。氮有两种天然同位素:氮14和氮15,其中氮14的丰度为99.625%。气冷堆是指用石墨慢化、
二氧化碳或氦气冷却的反应堆。用二氧化碳冷却的石墨气冷堆,曾在核电站的发展中占领先地位,但很快就让位于轻水堆,并将逐渐退出反应堆的历史舞台。用氮气冷却是氮冷堆。目前关于气冷堆的研究,越来越集中在用氦气冷却的高温气冷堆上。然而高温气冷堆技术上比较复杂,造价高,一时还难以推广。但它的突出优点仍然吸引着人们去探索。
天然铀气冷堆原称镁诺克斯堆。以金属天然铀为燃料,二氧化碳为冷却剂。它的堆心由精纯的石墨块堆砌而成。在石墨砌体中有许多装有棒状燃料元件的通道,以便加压的冷却剂流过,将堆内的热量带出。为了改善传热,燃料元件包壳上带有许多肋片。从堆心出来的热气体在蒸汽发生器中将热量传给二回路内的水以产生蒸汽,然后借助于循环风机将二氧化碳冷却剂压送回堆心。整个堆心包容在一个钢制或预应力混凝土的压力壳内。第一座天然铀气冷堆电站是1956年开始运行的英国卡德蒙尔核电站。这种堆型的最大优点是采用价廉易得的天然铀;缺点是功率密度低,堆心体积大,造价高,同时受金属铀和镁合金许用温度的限制而使冷却剂的出口温度只能达到400℃左右。因而所产生的蒸汽参数较低,核电站的热效率仅为30%左右。因此,在60年代末便不再建造此种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