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形数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定义

正方形中有几个正方形排列的小点或者圆或者正方形等物体,物体总数就是正方形数。
数学上,平方数,或称完全平方数,是指可以写成某个整数平方的数,即其平方根为整数的数。例如,9 = 3 × 3,它是一个平方数。
平方数也称正方形数,若 n 为平方数,将 n 个点排成矩形,可以排成一个正方形
若将平方数概念扩展到有理数,则两个平方数的比仍然是平方数,例如, (2 × 2) / (3 × 3) = 4/9 = 2/3 × 2/3。
若一个整数没有除了 1 之外的平方数为其因子,则称其为无平方数因数的数。
0也是平方数。

性质

1. 一个平方数是两个相邻三角形数之和。两个相邻平方数之和为一个中心正方形数。所有的奇数平方数同时也是中心八边形数
2.四平方和定理说明所有正整数均可表示为最多四个平方数的和。特别的,三个平方数之和不能表示形如 4k(8m + 7) 的数。若一个正整数可以表示因子中没有形如 4k + 3 的素数的奇次方,则它可以表示成两个平方数之和。
3.平方数必定不是完全数
正方形数与三角形数的关系 正方形数与三角形数的关系
4. 奇数的平方除以4余1,偶数的平方则能被4整除。
5.a^2-b^2=(a+b)(a-b)

表达式

方阵

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有趣奇数现象:将连续奇数相加,每次的得数正好就产生完全平方数。 如:1 + 3(=2 2) + 5(=3 2) + 7(=4 2) + 9(=5 2) + 11(=6 2) + 13(=7 2)……在奇数平方数之间有着密切的重要联系。一个整数是完全平方数当且仅当相同数目的点能够在平面上排成一个正方
形的点阵,使得每行每列的点都一样多。
还可以得出式子:1+3+5+7+……+(2n+1)=(n+1)^2

通项公式

对于一个整数 n,它的平方写成 n 2。n 2等于头 n个正奇数的和()。在上图中,从1开始,第 n平方数表示为前一个平方数加上第 n个正奇数,如 5 2= 25 = 16 + 9。即第五个平方数25等于第四个平方数16加上第五个正奇数:9。

递归公式

每个平方数可以从之前的两个平方数计算得到,递推公式为 n 2= 2(n − 1) 2− (n − 2) 2+ 2。例如,2×5 2− 4 2+ 2 = 2×25 − 16 + 2 = 50 − 16 + 2 = 36 = 6 2

连续整数的和

平方数还可以表示成 n 2= 1 + 1 + 2 + 2 + ... + n − 1 + n − 1 + n。例如,4 2= 16 = 1 + 1 + 2 + 2 + 3 + 3 + 4。可以将其解释为在边长为 3 的矩形上添加宽度为 1 的一行和一列,即得到边长为 4 的矩形。这对于计算较大的数的平方数非常有用。例如: 52 2= 50 2+ 50 + 51 + 51 + 52 = 2500 + 204 = 2704.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