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鱼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形态特征

鳌花鱼体肥肉厚,高而侧扁, 口大, 端位, 口裂略倾斜, 上颌骨延伸至眼后缘, 下颌稍突出, 上、下颌前部的小齿扩大成犬齿状, 眼上侧位, 前鳃盖骨后缘具4-5枚棘,鳃盖骨后部有2个扁平的棘, 圆鳞细小, 背鳍长, 前部为棘,后部为分枝软条,体背黄绿色,腹部黄白色,体两侧有大小不规则的褐色条纹和斑块。 [4]  

生活习性

鳌花鱼原生长在江河、湖泊水域中, 喜清水,近底层生活, 特别喜欢藏于水底的石块或繁茂的草丛之中。鳌花鱼对温度有较强的适应性, 在我国南北方均有分布, 秋冬水温低的季节, 潜于深水处越冬, 到春天水温回升后, 逐渐游到食物丰富的沿岸水草丛中觅食。鳜鱼的活动、觅食以夜间为主,白天一般卧于石缝、树根、底坑中, 活动较少。 [4]  
鳌花鱼为典型的肉食性鱼类, 喜食活饵料, 常吞食超过自身长度的青、草、鲢、鳙、鲮、团头鲂、鳊、 细鳞斜颌鲴等活鱼苗。在生长的不同阶段,鳌花鱼的摄食对象有所不同。全长15 cm 以下的鳌花鱼喜食虾类及小型的鱼类等, 25 cm 以上则喜食较大型的鳊、鲤等鱼类, 也喜食扁而细长的餐条鱼。在饥饿无其他饵料时,它们甚至相互吞食以维持生命。 [4]  
鳌花鱼生长速度较快, 当年可达到50-100 g , 第2年可达0.5 kg , 第3 年可长至1.0-1.5 kg 。从4冬龄开始, 鳌花鱼体重和体长增长减缓。 [4]  

分布区域

鳌花鱼又叫鳜鱼,在鱼类分类学上隶属鲈形目(Perciformes)、鲈亚目( Percoidei)、鮨(Serranidae)、鳜亚科(Sinipercinae)、鳜属(Siniperca)、鳜 Sinipercachuatsi(Basilewsky)。原始鳜类在中新世或中新世以前产生于中国、朝鲜、日本一带,上新世时发生大规模物种分化,在朝鲜、日本一带产生了少鳞鳜属鱼类,在中国产生了鳌花鱼。 [2]  
鳌花鱼是我国特产的一种名贵淡水鱼。在我国分布很广, 从南到北的各大河流水系及各淡水湖泊中均有出产。冬季不大活动, 春季有侧卧泥沙陷处的习性。以鲤鱼、绦鱼、螃皱、峋鱼、蟹类、虾类等为食, 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一般2-3冬龄性腺成熟。5月下旬至7月上旬产卵, 产卵场在育水流的地方。生长速度较快, 半年可达1-2两, 第二年可达1斤左右, 第三年可长到2-3斤, 最大个体可达10斤左右。 [3]  
鳌花鱼肉嫩、刺少、味鲜, 营养丰富, 是中外驰名的珍贵品种。 [3]  

繁殖习性

鳌花鱼的繁殖水温在21 ℃以上, 最适水温为26-30 ℃。我国南北的不同地区, 繁殖月份有所不同, 南方为3-8月,长江流域为5-8月(其中6-7月为繁殖盛期)。河道及湖泊入口处为鳌花鱼的理想产卵场所,产卵通常在夜间进行。2 龄鳌花鱼可达性成熟,一般怀卵量为3万-20万粒, 随个体的增大而增加。其卵径为1.2-1.4 mm 。受精卵孵化温度为20-32 ℃,最适温度为25-30 ℃。通常幼鱼孵出48-60 h 后开始摄食, 此时鱼苗长仅0.46 cm 。当幼鱼体长达1.65 cm 时,已具成鱼外形, 但尚未长出鳞片。 [4]  

疾病防治

鳌花鱼的疾病防治主要以预防为主, 其工作重心是要有优良的水质、合理的养殖方式以及科学的日常管理。鳌花鱼的常见病有以下几种, 其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如下。 [4]  
水霉病。在鳌花鱼繁殖过程中, 如果受精卵的孵化用水混有污物,会使鱼卵受损, 从而感染水霉菌。感染了霉菌的鱼卵, 同“ 四大家鱼”卵的水霉病相似, 肉眼观察卵膜外长有毛绒状物,严重时会造成大批死亡。在鳌花鱼的鱼苗、鱼种和成鱼养殖过程中, 因操作、运输不当使鱼体受伤,也易发生该病,肉眼观察病鱼体表和擦伤处, 有白色絮状物。一旦患有该病, 病鱼游动缓慢, 食欲减退, 最后消瘦而死。防治方法:①过滤鳌花鱼的孵化用水。用60目尼龙纱绢网过滤鳌花鱼的孵化用水, 以防杂物进入;②勿选受伤的鱼作亲鱼;③浸洗鱼体。在鱼苗、鱼种及成鱼阶段可用3%的食盐水浸洗鱼体5-10 min ,或者用1%食盐水加数滴食醋浸洗病鱼5 min ;④在捕捞及运输过程中, 防止鱼体擦伤。 [4]  
纤毛虫病。这是鳌花鱼夏花培育过程中的主要疾病之一, 主要是由于车轮虫等寄生于鳌花鱼体表、鳍部和头部所引起。该病蔓延迅速,寄生虫数量少时, 对鱼体活动影响不大;数量多时, 鱼不肯进食。肉眼可见鱼体上有白色点状物, 鱼口不能合上, 游动失去平衡, 继而死亡。该病危害性极大。防治方法:①消毒。每天用3%食盐水对流水池全池泼1 次,停水3-5 min , 可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②鱼体浸洗。夏花鱼下塘时,用2%食盐水浸洗鱼体2 min 。 [4]  
锚头鳋和中华鳋病。锚头鳋主要寄生于鳌花鱼体表,使鱼体消瘦, 失去游泳及捕食能力。中华鳋主要寄生在鳌花鱼鳃部,破坏鳃组织, 影响呼吸能力。若1尾5 cm 的幼鱼体上寄生2个锚头鳋, 即可导致幼鱼死亡,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及早预防。防治方法:①用生石灰清塘。放鱼苗种前, 对池塘进行生石灰带水清塘, 可杀灭水中鳋体, 同时要随时注意水源和饲料的清洁工作, 减少传染源;②鱼体浸洗。用15 mg/l的 高锰酸钾浸洗鳌花鱼的饵料鱼2 h , 可消灭鱼体上的鳋类。 [4]  
烂鳃病。该病多发生在高温季节, 鳃丝腐烂有白色斑点,并有污物和粘液附着。防治方法:使用2 mg/l的硝酸亚汞溶液浸洗鱼体10 min , 可缓解病情。 [4]  
肠炎病。主要症状是直肠至肛门段充血红肿, 粪便为淡黄色, 严重时整个肠道肿胀, 呈紫红色, 排泄物为浓液状。该病主要是带菌饵料鱼被鳌花鱼吞食所致。防治方法:使用肠鳃灵效果较好。如用于预防, 可将其按0.15%的比例配料, 与饲料混合投喂, 每月2 次;如用于治疗,可将其按0.25%的比例配料, 与饲料混合投喂,每天2次,连续3 d。 [4]  

营养价值

鳌花鱼味鲜适口、肉品嫩美俱佳。鳌花鱼肉白丰硕细嫩,味道鲜美,且较实,又有点嚼劲(即软弹性)且无肌间刺,可食部分高,老少妇孺皆适宜。食用鳜以尾重400-750 g为佳,南方水产市场俗称“标鳜”,此时个体中等、肉厚肥嫩适口,食用最佳,售价也较高;饲料养鳜若投放较早,国庆节前已达标鳜,广东市场此时价格最高。斑鳜等小型鳜味道比普通商品翘嘴鳜味道更鲜美一些,且上市量极少,售价几乎高一倍。 [5]  
鳌花鱼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鳌花鱼蛋白质的含量比鲫鱼、武昌鱼、鲢鱼、鲤鱼、草鱼、乌鳢等淡水鱼的含量高,人类必须氨基酸,尤其是 限制性氨基酸呈味氨基酸都比上述淡水鱼高;脂肪的含量丰富,在淡水鱼中仅次于河鳗和武昌鱼;还含有较多 维生素A和尼克酸,还有维生素E、硫胺素、核黄素等;无机盐中含有钙、磷、铁、锌、铜、锰等,比鲫鱼、鲤鱼、鲢鱼的营养价值高、味鲜美而少腥味。鳌花鱼肉质细嫩,极易消化,对儿童、老人及体弱、脾胃消化功能不佳的人来说,吃鳌花鱼既能补虚,又不必担心消化困难;鳌花鱼每到春、秋最为肥美,被称为“时令珍鲜”。 [5]  
鳌花鱼肉的热量不高,平均每100 g可食用部分含有的热量大约为489.7 kJ。而且富含抗氧化成分,对于贪恋美味、想美容又怕肥胖的女士是极佳的选择。还适宜体质衰弱,虚劳羸弱, 脾胃气虚,饮食不香, 营养不良之人食用;老幼、妇女、 脾胃虚弱者更为适宜。 [5]  

烹饪技术

鳌花鱼烹饪首先需宰杀,它表皮黏液较滑切开时须注意,尤其是背鳍前端有12根鳍棘,臀鳍前有3根鳍棘,尖硬且有毒,若被刺很痛,须更加小心。 [5]  
冲洗时宜在剖开鳌花鱼身上洒一层细盐搓一下后用清水冲洗干净。若鱼较脏用淘米水擦洗更好;冼净后放入两匙醋,再去鳞更易刮净。若不小心弄破鱼胆可快速放点小苏打或撒点盐,可去苦味。 [5]  
鳌花鱼虽然并不太腥,但对怕腥之人可用下面几种方法去腥:首先,可在杀鱼时把鱼肚内腹一层黑膜刮洗干净,烹饪时放点酒或醋就可去腥;有人在冲洗完后加入一些黄酒或葡萄酒,甚至少量白酒先腌一下,酒中的鞣酸及香味也可去腥;还有冼后或炸、炖鱼前,在锅里放一点牛奶或浓茶水浸泡片刻,不但可去腥而且能增加鳌花鱼奶或茶香风味。不过笔者认为,鳌花鱼的少许腥味只要不影响鲜味或感觉有异味,反而显示区别于他种肉食的独特鲜美风味。 [5]  
鳌花鱼广泛分布我国东南西北,虽然烹饪菜式各有不同,历朝历代都是全国各地各大著名菜系的招牌菜或特色菜,深受富贫权贵老少民众欢迎。虽说没有如“国花”、“国酒”和“国肴”的说词,但提起鳌花鱼,在中国那是妇孺皆知,没有不伸大拇指交口称誉的。鳌花鱼的烹饪,不论蒸、煮、煎、烧、烤、炸与烩,只要火到功到都可烹饪成美味佳肴。 [5]  
下面介绍几种典型鳌花鱼菜谱,以飨读者:
(1)松鼠鳜鱼
“松鼠鳜鱼”菜肴外观似昂首翘尾、玲珑可爱、毛茸茸的松鼠,红光油亮,鲜香扑鼻,色香味俱全,可说是由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传到东南亚,再传遍世界的珍肴异馔。 [5]  
【原料】鳌花鱼整条约800-900 g、红樱桃2枚、精炼油1500 g、醋100 g、干淀粉100 g、白糖125 g、蒜5 g,葱、姜各3 g,精盐、黄酒、蚝油、熟虾仁、胡椒面、番茄酱、湿淀粉适量。 [5]  
【制法】
①将鱼洗净,齐胸鳍斜切下鱼头,在鱼头下巴处剖开,用刀轻轻拍平,再用刀沿脊骨两侧平片至尾部,鱼尾部不断,斩去脊骨剔去胸刺,在鱼肉面用刀先直剞后斜剞成菱形刀纹,尽量深切。把黄酒和精盐放入碗内调匀抹在鱼头及鱼肉上,再蘸上干淀粉。 [5]  
②油锅上火烧至七成(约170 ℃),将鱼提起抖去汆粉,再将鱼肉翻卷翘起鱼尾成松鼠形,然后一手提着鱼尾,一手持筷夹住另一端,放入油锅,炸约20秒钟,使其成形,然后将鱼脱手放入油锅中,同时投下鱼头,炸至淡黄色时捞起。 [5]  
③待油温升至八成热(约200 ℃)时,投入鱼复炸至金黄色捞出,装入长腰盘中,装上鱼头,将鱼肉稍揿松酥。在重油炸的同时,另取炒锅上火放油,投入虾仁划油。 [5]  
④原锅再上火放油,放入葱白炸至葱黄起香时,加入蒜末及配料丁煽炒,放入番茄酱、精盐、白糖、黄酒、猪肉汤烧沸,用水淀粉勾芡,烹入香醋,淋热油起锅浇在鱼身上,再撒上熟虾仁与红樱桃2枚即成。 [5]  
(2)醋香鳜鱼
醋香鳜鱼是比较流行、靠近北方口味的名贵菜肴。 [5]  
【原料】鳌花鱼整条约800-1000 g(大于1kg往往切块)、西兰花150 g、精炼油800 g、醋120 g、蒜5 g,葱、姜各3 g,精盐、料酒、生抽、红椒面、蛋清适量。 [5]  
【制法】
①将鳌花鱼处理干净,去主刺,肉切片,留头、尾摆盘;西兰花洗净掰小朵,焯熟摆盘;红椒洗净切圈;醋、生抽调成味汁。 [5]  
②鳌花鱼肉用盐、料酒稍腌,以蛋清抹匀,连头、尾一同放入蒸锅蒸8分钟取出。 [5]  
③淋上味汁,撒上红椒圈即可。 [5]  
【特色】
①鳌花鱼具有补气养血、健脾开胃的功效,可杀肠道寄生虫、益气力、健身强体魄。 [5]  
②西兰花具有补肾填精、健脑壮骨、补脾和胃、补充 维生素K的功效。 [5]  
③醋香鳜鱼具有补气养血、健脾开胃、健脑壮骨、均衡营养的功效。 [5]  
(3)清蒸鳜鱼
清蒸鳜鱼是流行南方、讲究原汁原味的美味佳肴。 [5]  
【原料】鳌花鱼整条约250-350 g、火腿120 g、精油500 g、香菇50 g、精盐3-4 g、味精5 g、生抽2 ml、蒜3 g,葱花10 g、姜3 g。 [5]  
【制法】
①将鳌花鱼处理干净,切连刀口,香菇、火腿切片。 [5]  
②将香菇片、火腿片间隔地夹入鱼身内。 [5]  
③在鳌花鱼身上抹上盐、味精、姜,上锅蒸熟后,撒上葱花,淋上生抽即可。 [5]  
【特色功效】
①鳌花鱼具有补气养血、健脾开胃的功效,可杀肠道寄生虫、益气力、健身强体魄。 [5]  
②香菇具有降脂降压、延缓衰老、助消化、化痰理气和抗癌的功效。 [5]  
③清蒸鳜鱼具有补气养血、健脾开胃、补充营养、促进发育、强健体魄的功效。 [5]  
zhua曲子白渡白颗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