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县孟庄遗址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介绍

据史料记载,宋朝靖康年间(1126年),心闷寺更名为肇庆寺。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重新修葺。至清顺治七年(1650年),又进行一次修葺。民国时期寺院被毁,成为一片瓦砾。建国以后,寺院基址仅存一座高出地面约4米的土岗子。岗子南部约100米有一口古井,古井的口沿是用青石砌成。由于长期提水,青石上因井绳的研磨而留下了数不清的痕迹。古井的下半部是用明代大砖砌成。岗子东部有一棵古老的白果树,当年叶茂枝盛,苍劲挺拔。可惜此树于1977年夏季遭雷击后枯死,有人认为此树有600年树龄,奇怪的是两年后有一棵楮树从白果树的树心生长起来,根系力穿古树身躯,枝叶繁茂,亭亭如盖。形成一株罕见的树中树,成为当地一大新奇景观。多年以来被当地人视为神树,群众自发组织建有护院,并对白果树根部进行筑台覆土,参观拜祭者络绎不绝。土岗子的北部为原心闷寺遗址,南北长280米、东西宽110米。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房基9座、窖穴31座、陶窑1座、墓葬7座,出土有大量生产工具、卜骨、龟甲等,并发现了陶文和商代草鞋遗迹。在夯土层中还发现一具女性骨架,年龄约17~18岁,其臀、腕骨上残留有三道捆绑绳痕,死者应为陪葬的奴隶。出土的生产工具有石斧、锛、凿、骨铲、蚌铲、石刀、蚌刀、石镰、角镰以及冶铸工具、制陶工具、制骨工具、纺织和缝纫工具等。渔猎工具有石锄、骨角镞、石陶网坠。武器有铜镞、石钺等。生活用具以陶器为主,陶质有夹砂、泥质、细泥3种,文饰有绳纹、弦纹、附加堆纹、印纹和划纹等。器型有鬲、鼎、觚、杯、钵、碗、壶、平底盘、圈足器、小口尊、盆、瓮、器盖等。1981年3月,在南侧发掘点又出土了商代铜鼎、铜觚各1件,战国铜矛1件。该遗址属于商代前期遗址,其年代经C-14测定,为公元前1800—公元1500年。这说明在三千六百多年前,此处就成为人们生活、生息、生产的一个据点,拥有三千六百余年的文明史。

近年措施

1986年,该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树立了保护标志,划定了保护范围。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