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院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枢密院(中国古代中央机构)

枢密院(中国古代中央机构)枢密院(中国古代中央机构)
枢密院(中国古代中央机构)
枢密院,唐、五代、宋、辽、元等朝代的官署名称,长官称枢密使,主要掌管军政。唐永泰中始置,本在内廷,用宦官为枢密使,执掌机要事务。五代后梁建立崇政院,后唐改称枢密院。宋代沿置,主要管理军事机密及边防等事,与中书省并称“二府”同为最高国务机关。辽设北枢密院(相当于兵部)、南枢密院(相当于吏部)及汉人枢密院(掌汉族地区兵马)。元代枢密院主要掌军事机密、边防及宫廷禁卫等事务;战争时设行枢密院,掌一方军政。明清废。在近现代君主制国家中,也设有枢密院作为君主的顾问机构,如日本的枢密院、英国的女王陛下枢密院。

枢密院(泰国枢密院)

枢密院(泰国枢密院)
泰国枢密院(泰语:คณะองคมนตรี),系由泰国国王任命的一个咨询机关,一般由退休的泰国首相和退役将领组成。根据泰国宪法,枢密院可以在国王缺席时代理国王职权。

枢密院(英国顾问机构)

枢密院(英国顾问机构)
枢密院(全称女王陛下最尊贵的枢密院;Her Majesty's Most Honourable Privy Council)是英国君主的咨询机构。它在以往具有十分大的权力,但今日只具有礼节性质。枢密院拥有不同的委员会,当中,英国内阁拥有其绝大部份的权力。枢密院亦具有司法职能力,并主要由枢密院司法委员会所行使。 当君主遵照枢密院的建议行事时,一般会称之为“国王会同枢密院”(King-in-Council)或“女王会同枢密院”(Queen-in-Council)。全体的枢密院成员则称为“女王陛下最尊贵的枢密院全体大臣”(The Lords of Her Majesty's Most Honourable Privy Council),有时又会写成“……全体大臣及其他成员”(The Lords and others of...)的字样。掌管枢密院的首长是枢密院议长(Lord President of the Council),担任此职的人士除了是内阁成员外,也是排名第四高的国务大臣。按照惯例,枢密院议长还会兼任上议院或下议院的领袖。文书是枢密院内另一重要职位,所有由枢密院发出的指令,都要由文书所签署,方能生效。 “枢密院顾问官”(Privy Counsellor)和“枢密院委员”(Privy Councillor)同样指枢密院的成员,对于两字的使用一直存在混淆和争拗。但枢密院当局较偏向用前者作称呼,因为他们的工作是提供意见,而非作为一委员会之成员。此外,新的枢密院顾问官在加入枢密院时,要向枢密院“宣誓”。

枢密院(日本顾问机构)

枢密院(日本顾问机构)
枢密院(日本语:すうみついん),是由枢密顾问(顾问官)组成的天皇的咨询机构。因为处理了许多宪法问题,也被称为“宪法的守护者”。1888年设立,在1947年被废止。简称为枢府(すうふ)。议长也被称为枢相(すうしょう)。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