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映庚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生前

李映庚生前,除在政界是有一定影响外,在新的军乐方面亦颇有建树。李映庚的音乐功底是在少年时期打下的。清朝末期,苏北地区昆曲颇为流行。李映庚青年时就喜好昆乐,他和其弟李燕卿经常相聚一堂,弹唱切磋技艺。他们精通音律,步入仕途以后,从政之余,仍以吟唱昆曲为乐。他的昆曲唱得很好,在北方昆曲界颇有名气,著名京昆名伶陈德霖和王瑶卿早年都曾随他学过昆曲。光绪二十二年(1896),清政府因“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屡受外国列强的武力胁迫,意欲扩充军备以自强,任命袁世凯为新建陆军督办,于天津东南70里处的小站主持训练新军――武卫右军。

官职和成就

李映庚当时任天津知府

李映庚当时任天津知府

李映庚当时任天津知府,因他通晓音律,袁便请他主持,从西欧买回一批钢管乐器,仿德国陆军的建制,为新军创建了一支军乐队,并在天津成立“军乐传习所”,李映庚兼任所长,新授军乐。起初,他指导新军乐队用铜管乐演奏了法国革命歌曲《马赛曲》,气势雄壮,震撼人心,深得慈禧太后赏识,并奖给他一些银两。为鼓励乐队队员刻苦训练,他当即把全部银两分给队员,自己分文不留。此举遭到新军雇用的西洋乐队忌恨,遂集体离去,企图胁迫李映庚屈服。李映庚决心以自己培训的中国乐队代替西洋乐队,以反帝爱国军乐代替西洋军乐。

作品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正月,李映庚将部分昆曲曲牌化简,运用昆曲的“同场”唱法,按拍形成进行曲的节奏。历时三个月,创作出军歌10余阕,这是李映庚的一大创举。昆腔自形成至此,已成500余年,不外乎在歌楼舞榭,供人茶余饭后欢娱而已。而此时,李映庚将它的曲牌运用到军乐中去,以其民族特有旋律让士兵吟唱,借以激劢斗志,振奋军威,为反抗帝国列强的侵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光绪三十四年(1908),李映庚在正定知府任上,深恐旧稿因年久而散失,于是收拾历年旧稿加以整理,分为四卷。卷一为表,计有《中外字谱表》、《中外律吕表》、《中外律吕旋宫表》;卷二为配词乐谱,乐谱全部用我国传统的“工尺谱”记写,计有《神武颂》、《升旗颂》、《望阙吟》、《飨宾歌》、《飨士歌》、《军宴歌》、《军祷歌》等7首共20阕;卷三为军中散曲,也是配词乐谱,计有《男儿汉歌》、《宝刀歌》、《铁血歌》、《从军行》等10首共43阕;卷四有谱无词,为军中礼乐,计有《军中迎送之乐》、《军中行礼之乐》、《军中走队之乐》、《军中定席之乐》、《军与军相遇致敬之乐》等5首。卷二、卷三的曲谱下均注明用中乐伴奏或用西洋乐伴奏,卷四的“军中礼乐”则注明全部用西洋乐器演奏。过去所用的昆腔曲牌,在李映庚的手中,一跃而变为激励将士斗志奋而保家卫国的精神武器。至清宣统元年(1909)春,上述四卷书题名《军乐稿》,石印出版。《军乐稿》成为我国近现代军事史上第一部军乐专著,而李映庚,也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近现代军乐的创始人。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