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野行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作品原文

五言律诗

骑马踏烟莎⑴,青春奈怨何。
蝶翎朝粉尽⑵,鸦背夕阳多。
柳艳欺芳带⑶,山愁萦翠蛾⑷。
别情无处说,方寸是星河⑸。

七言律诗

雨涨西塘金堤斜⑹,碧草芊芊晴吐芽⑺。
野岸明媚山芍药⑻,水田叫噪官虾蟆⑼。
镜中有浪动菱蔓⑽,陌上无风飘柳花⑾。
何事轻桡句溪客⑿,绿萍方好不归家⒀?

注释译文

⑴莎(suō):莎草。烟莎即如烟的莎草。古汉语中“莎”字只在“莎鸡(昆虫名,俗名纺织娘)”一词中读“沙”音。
⑵翎:即翅。朝粉尽:傍晚时候,早晨蝶翅上的蝶粉已渐渐褪去。朝:一本作“胡”。
⑶芳带:对佳人腰带的美称,此处喻指佳人。以人情世故而言,不宜在情绪不佳之人面前表现得过于春风得意,这不仅会刺激到对方,使其原本不佳的情绪更加不堪,同时也容易激起对方的愤恨。此处柳之艳便有一种春风得意的意味,面对情绪不佳的佳人,柳却依然如此,这正是故意“欺”人的行径。或许佳人会因此而愁更愁。
⑷“山愁”句:谓起伏的山势犹如佳人的愁眉。
⑸方寸:即心。此句谓两心相隔,犹如星河般遥远。
⑹雨涨西塘:一本作“日西塘水”。金堤:对堤的美称。斜:念xiá。
⑺芊芊:茂盛貌。碧:一本作“百”。晴:一本作“青”,一本作“暗”。
⑻明媚:一本作“明灭”。
⑼官虾(há)蟆(má):对蛤蟆的戏谑之称。据《晋书》记载,晋惠帝天性愚蒙,一次听闻蛤蟆叫,便问侍从之人:“它们是为官叫,还是为私叫?”侍从回答:“在官地则为官,在似地则为私。”
⑽镜:指平静如镜面的塘水。一本作“湖”。菱:一本作“芰”。
⑾飘:一本作“吹”。
⑿桡(ráo):船桨,借指船。轻桡,即轻舟,一本作“扁舟”。句(gōu)溪客:飞卿自指。句:一本作“向”。
⒀方:一本作“虽”。

作品鉴赏

五言律诗

此诗写佳人于黄昏时纵马散步时的所见所感,处处流露着低沉的情绪,无论时、景、物皆然,惟独无情之柳不解人心,偏偏独展妖艳。可以想见,佳人见柳如此,一定愁绪更浓了。飞卿于前六句的铺垫渲染,只为在读者心中酝酿起惆怅之绪。因此,在最后一句点出佳人的愁因时,便能给人留下意味深长的感觉。

七言律诗

此诗前六句所描绘的西塘是否临近句溪,难以明辨。刘学锴先生揣测二地相邻,然而却并无自信。若以二地相邻为前提,则此诗写飞卿客游他乡西塘时,眼前风光牵动了其归家之思。然而细味末句“绿萍方好不归家”,似指家乡的绿萍正好,而非眼前所见之景物。如此则西塘似指家乡,句溪似指飞卿当下所在地(即“春日野行”之地)。此说若是,则前六句所写的西塘景物便是飞卿想象而来的,因家乡如此美好,才引出他的归家之思。当然,无论西塘与句溪关系如何,都不会影响读者对前六句所描绘的旖旎风光的欣赏。

作者简介

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温八吟”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并称“温韦”。现存诗三百多首,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