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民歌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民歌简介

昌黎民歌是河北昌黎人民世 代承传的一种汉族民间小调,演唱内容分为“劳动号子”、“故事传说”、“爱情”和“生活”四类。对这四类内容的演唱各有技巧,有的见景生情,即兴编词;有的声里传情,通过“绣”、“画”来描述人的心理变化,但都强调用“土嗓子”演唱,突出“味儿”。
昌黎民歌的演唱形式,分为“秧歌调”、“单口唱”和“对口篇”三类。其中“秧歌调”在群众扭秧歌时演唱;“单口唱”仅由一人,用一副竹板,自打自唱;“对口篇”由二人对唱,表演简单的剧情动作,后来发展为边舞边唱,并加以乐队伴奏,从而成为评剧的雏形。
活跃于河北乡村的古乐,完整保留下来的主要有邢台市广宗的太平道乐、巨鹿道教音乐班打醮科仪音乐、廊坊市固安县屈家营音乐会、军卢村义和团音乐。这四种音乐的共同特点是披着宗教外衣,却完全体现着民族文化传统,均可以称之为僧儒道三家并用的庄重典雅音乐。这些珍贵的古代文化遗产是中国汉族民族音乐的瑰宝,以其古朴、优雅、独特在民间音乐大花园中争奇斗艳。

民歌渊源

昌黎民歌与昌黎地秧歌同时诞生,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 早期的昌黎秧歌有扭有唱,人们也称其为“唱秧歌”。后来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发展、昌黎地秧歌就舞与唱分离了,秧歌只扭不唱,民歌只唱不扭了。昌黎民歌中的“秧歌调”就是原来扭秧歌时唱的。
昌黎民歌和其他地区的民歌一样,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中集体创作的,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根扎民间,长于热土,因而它与人民大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联,息息相关。如:昌黎民歌中的“渔民号子”和“搬运号子”、“夯号子”等,都是昌黎劳动大众在从事笨重的体力劳动时,为同心协力、振作精神、同一用力、减轻疲劳、提高效率,边干边喊着口号,打着吆唱,慢慢地演变发展,增强了音乐性,减少了口语性,形成了说唱型的民歌“劳动号子”。
昌黎民歌中有一种“叫卖调”,是小商贩在做生意时唱的小调,如《卖针调》是这样唱的:“再包起一包来,包了一包又一包,包包里面好钢条。包了一包又一包,这包倒比那包好,使着好了你常来到,使着不好只一遭,我的名字叫鲁明山,使着好了你把名传。”这位卖针的鲁明山就是昌黎人,他赶集上店,边唱边卖,招徕顾客,小本生意,却也红火。 一首好的民歌,就是一个地区民俗风情的展示。昌黎民歌正是昌黎地区民俗风情的具体体现。如《跑关东》这首民歌就是昌黎百姓在旧社会悲惨生活的写照。歌中唱到:
正月里是新年,奴好心酸,我儿父跑关东不见回还。眼望望:来到了三月天长,嗯哎哎咳呦,思思前想想后,叫人为难。
间壁子张大叔,关东说去,奴有心写家书捎到那边,研研墨蘸蘸笔,未曾下手,嗯哎哎咳呦,闻听说关东地地面太宽。
这首民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冀东昌(黎)、滦(县)、乐(亭)一带劳苦大众在旧中国,因生活所迫,背井离乡到关外东北谋生意,学手艺,以备养家糊口的生活现实。

口传心授

旧中国的农民贫穷落后,上不起学,念不了书。大字不识几个。昌黎民歌老艺人大多是穷苦人出身,没文化,怎么学唱民歌呢?主要靠口传心授。当时唱本有词无曲,教者一句一句地示唱,学者一字一字地用心强记。曹玉俭老艺人回忆他年轻时学唱民歌的情况时说:“大蒲河有个常平,薛营有个张成,我们这一带唱民歌的都是他们教的。”常葆青老艺人说:“我年轻时,村里有20多个好乐的人,头过年,集在一起,自己拿柴火烧炕,和上辈人学唱,劲头很大。还有的是串门子走亲戚学,或赶集逛庙会向卖唱本的学,或是向串街走巷的流浪艺人学。赤洋口民歌艺人王贺仙回忆说:“那是1912年,我22岁时,到昌黎城里赶集,碰上个卖唱本的一边唱,一边卖,唱的是《磨洋工》,大伙一听唱的是反对英国洋人侵略中国的歌很对心路,都抢着买。围的里三层外三层,我便用秫秸夹上二百钱从高处递进去,再把唱本夹出来才买到的。回村后,我跟另一位爱唱民歌的李占鳌,找到识字的王老三给我们念着,我俩你一句我一句回忆着唱,就这样《磨洋工》就唱会了。”这样口传的结果,使一些民歌曲调大同小异。又因演唱根据自己的嗓音、语言及对歌词的理解来唱,有自己的取舍和创作,所以各地的民歌又都带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和地方特色。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