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延祐七年(1320年),高僧玄峰在此结茅庵修行。至治三年(1323年)募化修建大光明殿,供毗庐遮那佛及十二圆觉菩萨,其后几年间,玄峰苦心经营,又募建大山门及两廊两庑,规模逐渐增大,《启建华亭山大圆觉禅寺碑》说:到1334年,“其方丈、浴塘、香疱、座癝、圆匦、磬函,靡不完奋,彩饰丹垩,栏循台榭,菀辟垣墉,悉皆缜密”。此时称圆通寺。元至元五年(1339年)。玄峰和尚亲往江南,请回《大藏经》一部,计有1465函,在圆觉寺建多宝殿贮藏。玄峰苦心经营二十余年,将圆觉寺建成一所初具规模的禅宗寺院。
从前的圆觉寺,曾几度荒芜,又几度重修。明景泰四年(1453年),朝廷派驻云南的太监黎义曾修圆觉寺,陈宜《敕赐华亭寺碑记》载:“拓其址而弘其规则。”经过重修,“中为大光明五光佛殿。后为佛华宝阁,殿之左右为清隐殿、僧堂、齐堂、方丈、僧寮、设像崇严,彩绘鲜丽”。至“天顺间,钦赐名曰华亭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