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试
被试3名。
仪器
速示器、至少0.01秒精度电子计时器、音键。
此外,印刷有相同字号色字的白色卡片两套,每套144张。按卡片上色字的字色关系,每套又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字、色一致的,其中红、黄、绿、蓝各12张,共48张;第二类是字、色矛盾的,在“红、黄、绿、蓝”中,每种可能的字义和颜色不一致组合各4张,共48张;第三类是字、色无关的,其中分别用红、黄、绿、蓝色写的“约”、“留”、“缓”、“董”字各3张,共48张。
*说明:卡片置于速示器内,刺激呈现时计时器同时启动,被试的言语反应可通过音键使计时钟停止,计时器上显示的时间就是被试的反应时。
程序
(1)分别将两套卡片按随机的原则排好顺序。第一套卡片为顺序A,用来测被试报告字义的反应时,按排好的顺序将字义依次记入表1中A顺序下的“应作反应”栏。第二套卡片为顺序B,用来测被试报告书写字的颜色的反应时,按排好的顺序将书写字的颜色依次记入表1中B顺序下的“应作反应”栏。为了消除顺序效应,将两套卡片按顺序各分为相等的两部分,每部分72张,按A1B1B2A2的顺序安排。
表1 实验记录表
试验顺序
|
A1
|
B1
|
B2
|
A2
|
应作反应
|
RT
ms
|
错
反应
|
应作反应
|
RT
ms
|
错
反应
|
应作反应
|
RT
ms
|
错
反应
|
应作反应
|
RT
ms
|
错
反应
|
1
2
3
4
5
……
72
|
|
(2)让被试坐在速示器前,与刺激的距离为视角2°,音键放在被试面前的桌子上,给被试如下的指导语:“这是一个测定你反应有多快的实验。实验时我喊‘预备’,你就注意看这个屏幕(指速示器)中心,当你看到屏幕上出现彩色字的时候,就尽快大声把这个字念出来。既要念得准,又要念得快。”然后让被试练习使用音键,做到每次言语反应都能使计时钟停止。
(3)主试将卡片A1放入速示器内,每次喊“预备”口令后约2秒呈现刺激,刺激呈现的时间为2秒,两刺激间相距约10秒。被试反应后,主试记下反应时,并把计时钟的指针回零。做完A1后休息5分钟。
(4)将卡片B1放入速示器内,并对被试说:“下面的实验还是给你看彩色的字,但不要求你念字,而要求你尽快说出字的颜色。例如,你看到的是一个紫色的‘上’字,你要说‘紫’,而不要说‘上’,要说字的颜色,说字就错了。要在保证准确率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快速报告。”
(5)操作与程序(3)相同,但在被试反应错时,除记反应时外,还要记下它的反应词。做完B1后休息5分钟,再先后以和B1、A1同样的方法用卡片B2、A2进行实验。
(6)换其他两名被试用同样的程序进行实验。
材料
如右图所示,上排字的颜色和意思一致,下排字的颜色和意思不一致。以专门的测试装置可检测发现,人对上排字的反应比对下排字快。比方说,拿出下排的“红”字,要受试者说出字的颜色,可以测出受试者迟疑的时间比对上排那个“红”字长。这个规律一再得到实验证实。究其原因,人脑加工语词信息在客观上是有限制的,比如在字颜色和字意思两类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脑只能分时间先后加工信息,所以速度减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