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钻石”型文物人才,从1999年起每年都投入重金采集各类文物艺术品,一方面又不断聘请业界顶尖专家任教,十多年来,文博总计采集积累了各类用于教学的文物艺术品已达2万余件(套)。门类涉及之广,质量之精,投入之大,在业内有口皆碑。此外,为培养学生对古代文物艺术品的材质工艺等方面的知识,又专门投资建立了教学实践室如:陶瓷工艺与制作工作室、古代家具制作室、古书画临摹修复与装裱工作室、文物艺术品经营模拟拍卖等用于教学实践的部门,以切实达到培养学生综合鉴定、修复及文物行业经营管理能力的目的。
文博的公共基础课及专业必修课约为国内同等学历层次大学课时量的两倍,学生能在特色的课程设置、一流的师资、独到的管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人性化教育模式引导下依托相关文物文化产业,学以致用、健康发展。就专业水平而言,三—四年制学生毕业论文及综合知识水平能达到或不低于其它院校相近专业研究生的知识水准。
在学好专业必修课的同时,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创业的积极性,如学生会会定期举办校园文物艺术品拍卖会、书法绘画展、个人收藏展、专业知识竟赛、运动竟技训练与比赛、演讲与主持人比赛等,还有不同的学习兴趣小组与各类社团,如:书画、瓷器等文物知识学习交流小组、投资经营管理问题研讨、博弈与东方哲学研究、各类琴棋交流小组等。学生在校的每一天都处身人文环境,感悟民族文化,融合时尚气息的和谐、快乐的氛围中生活学习。.
对各班级一直实行小班制管理,配有专职兼课并住校的辅导员,跟班监课,及时发现、并分析处理好学生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文博设有奖学金制度。一等奖学金15000元人民币,按每年评选考核结果颁发给在校的优秀学生一名;二等文博之星奖学金额度为5000元人民币,每学年评选两名;三等文化企业奖学金额度为3000元人民币,每学年评选三名。
文博课程设置总门类约达160门,(具体课程参照本校教务处课程计划表)公共课(如中国通史、中国美术史、文史与鉴定、专业英语等)、专业必修课(涵括书画鉴定、陶瓷鉴定、玉器鉴定、家具鉴定、文房杂项鉴定等各个门类)、专业选修课(古琴、古筝、书画创作、艺术品评估与投资等)、专业实践课(如古书画装裱修复、古陶瓷制作、古代书法、篆刻、绘画的临摹复制、古典家具设计与修复、艺术品拍卖运作模拟实践、博弈等。)相结合的育人模式,不仅考虑到了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专业技能方面实践与综合知识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