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气体异常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描述

第一电离能10.748电子伏特。无色气体。密度9.73克/升。熔点-71℃,沸点-61.8℃。易被吸附在活性碳、硅胶和其他吸附剂上,从而可从气体杂质中分离出来;加热到约350℃,又可从活性碳上脱附。溶于水。

来源

由镭、钍等放射性元素蜕变而获得。

用途

由于具有放射性,衰变后成为放射性钋和α粒子,因此可供医疗用。用于癌症的放射治疗;用充满氡气的金针插进生病的组织,可杀死癌细胞。

辅助资料

物理学和化学家们在研究物质的放射性时发现,放射物质周围的空气也会变得具有放射性。
19世纪末,科学家们发现了钍不断放出一种气态的放射性物质,并确定它是化学惰性的,并且具有较高的原子量。由于来自于钍,就称它为钍射气,符号为ThEm。1918年德国化学家施密特按惰性气体氩、氖等命名方式,称它为thoron,元素符号定为Tn,正式承认它是一种元素。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多恩同样发现了镭射气radiumemantion,符号为RaEM。1918年,施密特又把它改称radon,元素符号定为Rn。另外在1903年,还发现一种锕射气actiniumemantion,AcEm;以及一种惰性气体niton。后来人们发现钍射气是氡220,锕射气是氡219,niton是氡222。
氡是地壳中放射性铀、镭和钍的蜕变产物,是一种惰性气体,因此地壳中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岩石总是不断的向四周扩散氡气,使空气中和地下水中多多少少含有一些氡气。强烈地震前,地应力活动加强,氡气不仅运移增强,含量也会发生异常变化,如果地下含水层的地应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就会加速地下水的运动,增强氡气的扩散作用,引起氡气含量的增加,所以测定地下水中氡气的含量增加可以作为一种地震前兆。
由于氡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如果长期呼吸高浓度氡气,将会造成上呼吸道和肺伤害,甚至引发肺癌。氡为19种致癌物质之一。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