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3000万的集邮大军就这样消亡,为什么3000万这个曾经引以为荣的数字已经消亡,其实问题的症结很简单,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国家邮政当局没有很好地为集邮者服务,没有把集邮爱好者的利益当作自己的利益来对待,大量而无节制地发行天量邮品,使市场一时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造成邮票打折现象的出现,甚至出现深度的打折现象使集邮者的利益损失殆尽。特别国家邮政部门的一个领导说出更让参与邮票收藏者特别伤心的话来,说邮票不能作为投资品种来对待,其实这样说也罢,但是作为国家权威部门发行的邮票竟一面市就打折这样的尴尬局面又做何解释呢?听听简直成为笑谈,简直是无稽之谈了。邮票可以说从其发行起,就已经被有识之士作为浓缩艺术品来对待了,就已经被喜爱它的人们作为收藏对象进行收藏了。邮票、钱币、
字画等艺术品作为收藏本来已经无可厚非,可是在这个国运昌盛的年代竟出现了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言辞,如此之言谈可以说是对集邮事业百害而无一利,对集邮者的归来简直是又泼了冷水一瓢。
邮票打折为什么,说白了,作为国家邮政部门应该从自身查找原因,要从集邮者的利益着想,要明白邮票发行部门和集邮者的关系,应该明白如果没有集邮者的参与邮政部门就不能很好地生存,特别在这个通讯发达的年代,真正用邮票贴信的人也许是微乎其微了。所以,最终邮票沦为收藏品,沦为人们的投资品种也属于情理之中了。同时,作为国家邮票发行部门应该明白,由国家权威部门发行的邮票面市就打折,这样的市场当然就不能吸引人气,当然就没有人愿意玩。记住了,任何一个喜欢收藏的人,任何一个收藏市场或者品种,收藏它的人不仅仅是喜欢它才收藏它,也不是因为它独特的魅力才收藏,而更多的是收藏者都希望自己收藏的品种要升值、保值,这样的品种才能足够吸引人们的兴趣,才能吸引资金的参与。谁愿意买来的东西就赔钱啊,可是买来许多年以后还是在赔钱,这样赔钱的买卖已经把投资者的心伤透了,这样赔钱的买卖把自己挣来的辛苦钱也赔得血本无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