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赉特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简介

全旗辖1个苏木、1个乡、7个镇、10个乡级工作部和1个乡级国营种畜场,有自治区级劳改局东部分局、图牧吉劳教所、八一牧场、巴达尔胡农场等驻旗单位。旗政府所在地——音德尔镇。

历史沿革

这里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为东胡游牧地;汉晋时为鲜卑地;南北朝为室韦地;唐代为室韦都督府所辖;金代为临潢泰州辖境;元代初为辽阳泰州辖境,后改隶中书省。明代为兀良哈三卫朵颜卫境。木塔里山卫。明万历年间,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撒尔第十五世孙博第达喇将科尔沁部以河为界,划给自己的儿子们做牧地,其九子阿敏分得嫩江以西的绰尔河流域,始号扎赉特部(扎赉特部,元太祖弟哈布图哈萨尔十五传至博第达喇,有子九,阿敏其季也。与兄齐齐克、纳穆赛等邻牧,号所部曰扎赉特。天命九年,阿敏子蒙衮偕科尔沁台吉奥巴遣使乞好,优诏答之,遂率属来归。顺治五年,授蒙衮子色棱扎萨克,以与科尔沁同祖,附之,隶哲里木盟。旗一,驻图卜绅察罕坡。其爵为扎萨克多罗贝勒,由固山贝子晋袭。)。清光绪二十五年,黑龙江将军恩泽等奏:“以户部咨,黑龙江副都统寿山条奏,请放蒙古各旗荒地,派员赴扎赉特旗剀切劝商,原将属界南接郭尔罗斯前旗,东滨嫩江之四家子、二龙梭口等处,指出开放,南北约长三百馀里,东西宽百馀里或三四十里,设局勘办。并谓若大东以至大西,使沿边各蒙旗均能招民垦荒,则强富可期,即可无北鄙之惊。”下所司议行。先是哲里木盟诸旗皆以禁垦甲令过严,无敢明言招垦者,至是始接踵开放云。三十一年,以垦地置大赉?治之。顺治五年(1648)置扎赉特旗,隶属哲里木盟.至民国时期仍属哲里木盟.东北沦陷时期隶属伪兴安总省。
1947年10月旗人民政府成立,隶属兴安盟。1953年兴安盟撤消后,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行政公署。1954年东部行政公署撤消,划归呼伦贝尔盟。1969年8月,随呼伦贝尔盟划入黑龙江省。1979年又随呼伦贝尔盟划回内蒙古。 1980年7月恢复兴安盟建制至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旗委、政府牢牢把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开拓进取、执政为民、加快发展,全旗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农、牧、林、水、交通、扶贫、工业企业和文教卫生等各项工作跨入全盟、全区先进行列。

经济发展

扎赉特旗是农业大旗,农业资源丰富,具有绿色、无污染的显著特点。全旗现有耕地289万亩和宜农荒地50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5万亩。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和内蒙古自治区产粮大旗,被人们誉为“塞外粮仓”。2005年全旗粮食总产量达到8.25亿公斤。这里盛产水稻、大豆、玉米、高粱、小麦、马铃薯、葵花等农作物,特别是玉米和大豆久负盛名,玉米年产达5亿公斤 ,大豆年产达1.5亿公斤 ,大豆平均含油量在20%以上。

古老传说

扎旗境内有一高一矮两个山峰,高的叫大神山,矮的叫小神山,统称神山。大神山也叫博格多敖拉,是扎赉特八代王爷玛什巴图执政时,为弘扬佛教在蒙古地区的影响,派人去拉萨请来的山神。现在北部的蒙古民族中还祭祀五座山神图。山神图以博格多敖拉为中心。四周围绕着的有:宝日白达孙山(博格多敖拉神的妻子);阿拉坦珠日和山主神的儿子);伊力楚代山(主神的使者)和楚伦浩腾额山(主神的军师)。 传说九代王爷、喇嘛关宝扎布出征山东,按贯例出征前他携人到博格多敖拉祭祀山神,求神保佑自己一路顺风,立下战功,载誉归来。数月后,蒙古兵转战南北,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就在他们思念家乡,思念手扒肉的时候,从东北方向来了一位黑胡子老头,长长的眉毛垂到眼下。他左手扶着拐仗,右手牵扯着一只长着8颗牙齿的山羊,一边走一边喊着卖羊。王爷听到喊声,出来一看是一只肥大的山羊,心里非常高兴,忙进帐去取银子,出来时,羊已拴在了树杆上,老头不见了,谁也没想到,一只羊的手扒肉竟让全军吃了个痛快。锅里的肉盛出多少。又涨多少,直到酒足饭饱锅里还在冒着腾腾热气,让王爷和他的士兵解了思乡之苦。数月后,他们凯旋而归,在路过神山的敖包前,发现了那只长着8颗牙齿的黑山羊和那个牵扯羊的老头,正当大家感到纳闷的时候,老头和羊却不见了,王爷和他的士兵才知道这是家乡的博格多敖拉神给他们的恩赐。

特色文化

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族的一种帷幕式的住所,圆形,圆顶,通常用一层或两层羊毛毡覆盖。蒙古包是适应游牧经济而出现的一种独特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建筑。为了逐水草、便畜牧,蒙古包搭盖的地点必须选择距离水草近的地方,其次还要在背风处。夏季要设在高坡通风之处,避免潮湿;冬季要选择山弯洼地和向阳之处,寒气不易袭入。
蒙古包搭拆容易,搬运方便,外型像圆锥体,门向南或向东南开,这样寒气就不容易进入包内,门外也不容易积雪。因此,包内冬暖夏凉,居住起来特别舒适。包内的铺设,一般多用牛羊皮或一层毛毡子铺垫,上面再罩花毯。
普通的蒙古包外面,往往用柳条或榆树枝围一个院墙。在墙的附近建圈养家畜的棚子,棚前堆积牛羊粪当燃料。在以前,每户都有勒勒车,勒勒车排列于蒙古包的周围。客人进入蒙古包时的礼俗 骑马坐车接近蒙古包时要缓步慢行,以示对主人的尊敬;进入蒙古包前,必须把马鞭放在包外,不得执鞭入包,更不得以鞭打狗;蒙古包内如有病人,主人则在门外左侧缚一条绳子,表示不能待客,客人不能擅自进入。如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蒙古族人民大都结束了游牧生活,改为定居。为了能让游客亲身感受到“放马大草原,夜宿蒙古包”的蒙古族风情,很多景点都建有蒙古包,供游客居住。

乌力格尔

勤劳智慧的蒙古族人民创造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特别是以“乌力格尔” “好来宝”等为代表的蒙古族民族曲艺艺术,更是一枝独秀,魅力无穷。“乌力格尔”系蒙语,意为“说书”。蒙古族说书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有伴奏的说唱,用马头琴自拉自唱的叫“朝仁乌力格尔”,用四胡伴奏演唱的叫“胡仁乌力格尔”。其二是“雅巴干乌力格尔”,即艺人不用乐器,口头说唱。乌力格尔内容为抑恶扬善,赞美英雄好汉。表演时,从开篇解说、皇帝上朝、臣僚上秦、告状辩护到打仗比武、得胜还家、喜设家宴,各个环节都合情合理,张弛有序,寓意深刻,扣人心弦。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生动活泼,栩栩如生,颇具感染力。听众如身临其境,会情不自禁地随故事情节的变化而有喜有悲。因此,无论男女老少都十分喜爱这一说书形式。

好来宝

“好来宝”,又称“好力宝”,是一种由一人或者多人坐着用蒙语自拉自唱的曲艺表演形式,大约形成于公元12世纪前后。
好来宝意为“连起业唱”或“串起业唱”。唱词四句一节,或押头韵,或两句一押韵,或四句一押韵,也有几十句唱词 一韵到底的情形。节目可长可短,表演时艺人们往往即兴编词演唱。内容有叙事,有抒情,有赞颂,也有讽刺。节目中常用比喻、夸张、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多种多样创作手法的运用和灵活生动的表演形式,使其表演具有风趣幽默、节奏明快的特点。
民间艺人来到蒙古包后,总要先演唱一段好来宝助兴,然后才开始长篇大套地说书讲古。在节日仪式和那达慕大会上,带有竞赛性的好来宝对唱很能吸引观众,气氛极为热烈。兴安盟地区现在可欣赏到的好来宝分为三种形式。一是叙事式的单口好来宝,由一个人单独演唱,针对某人某事,或赞颂,或讽喻。二是双人演唱,一问一答,主要用来比赛智力,锻炼口才。问答涉及的知识范围很广,如天文地理、风土人情、历史典故、民间传说等。三是辩论式好来宝。为了比赛智力和口才,辩论双方唇枪舌剑,互不相让,直到一方哑口无言。好来宝朴实纯真,抒情气氛极浓,散发着草原生活的浓郁芳香。客人来到科尔沁草原,如能在蒙古包内听上一段好来宝,真是人生的一件幸事。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