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性与食性
淡水鲨鱼耐低氧能力强,适应性广,但抗低温能力弱。适温20℃—34℃,最佳生长水温26℃—32℃,水温低于18℃时活动缓慢,反应迟钝;水温低于12℃时开始死亡。该鱼食性较杂,幼鱼以
浮游动物为饵料,成鱼以
水生植物及人工配合饲料为食,饲料蛋白质要求28%—32%。
食性杂,食量大,生长速度快,当年鱼苗(3cm—4cm)养殖4个月,
体重可达0.6kg以上。该鱼性成熟较晚,饲养3年—4年,
体重达3kg以上可以进行繁殖。繁殖季节为4月—9月,属一年一次性产卵鱼类。
外形特征
头窄而纵扁。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洼。吻长而呈抛物线状。眼大,圆形,
眼眶后缘不具缺刻,
瞬膜发达。前鼻瓣短而呈宽
三角形;无口鼻沟或触须。唇沟短,通常仅局限于口角部位。
口裂宽大,深弧形,口闭时下颌齿不明显露出;上颌齿宽扁
三角形,外缘凹入,边缘具明显锯齿,齿尖稍外斜,无小齿尖;下颌齿较窄长而直立,边缘具锯齿。喷水孔缺如。
背鳍2个,背鳍间无隆脊,第一背鳍中大,起点远在
胸鳍基底之后,
后缘凹入,上角钝尖,下角尖突;第二背鳍小,起点与
臀鳍起点相对,后缘入凹,后角尖突;胸鳍狭长,后缘凹入,外角尖突,
内角圆突,鳍端伸达第一背鳍基底后部;
尾鳍窄长,尾椎轴上扬,下叶前部显著
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延长,与后部间有一深缺刻,后部小三角形突出,尾端尖突。
体背侧深蓝色;
腹侧白色;体无任何色斑。胸及
臀鳍之鳍尖暗色。全长可达6米,吻部较尖,牙有锯齿缘。鼻孔位于头部腹面口的前方,有的具有口鼻沟,连接在鼻口隅之间,
嗅囊的褶皱增加了与外界环境的接触
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