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号(汉文化圈对人的称谓)
古代封建时期,较高等级的人物受封之后都有“封号”,如明太祖宁妃的封号是“宁”,宣统帝时端康太贵妃(原光绪帝瑾妃)的封号是“端康”,唐朝的黄国公李霭的封号是“黄”,等等,不胜枚举。接受封号表示接受御封并有正式地位。
古代女子地位低,一部分是只有姓氏而无封号,所以皇室里的后妃一般是冠以姓氏,例如:李妃,而不像电视剧中所说用名字,一般有名字的女子的名讳是不可以随便乱叫的,所以不可能说比如:某妃名字:倩舒,姓氏:薛,则不可能是倩妃或者舒妃,一般就称薛妃。
而我们所看到那些成“彤妃”“颖妃”“淑妃”那些其实不是她们的名字,而是皇帝赐予的封号比如说“柔”字“婉”字作为她们的封号,这是很大的荣誉,封号是不可以与名字相冲的。